警嫂乐当志愿者
刘艳芳参与组建惠州市旗帜公益志愿服务队,关爱退伍军人等群体

刘艳芳(右)探访汝湖退伍军人。
在惠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耀眼的光环,却用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善举,让孤寡老人不再孤独,让退伍军人感受温暖……他们让爱从个人扩展到全社会,凝聚起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刘艳芳是这群志愿者中的一员,她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警嫂”,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默默支持着丈夫,用实际行动诠释“警嫂”的责任与担当。刘艳芳自2012年开始参与公益活动至今,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4600小时,曾荣获2016年、2018年和2019年惠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及2021年度惠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五星级志愿者荣誉奖章“银奖”。
十年如一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垃圾不落地,环境更美丽,大家一起来,文明更精彩……”8月28日,市区滨江公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刘艳芳正带着一群志愿者开展捡跑活动。
2012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东江义工队,成为其中一名志愿者。虽已过去十年,她至今没有忘记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形,那天她跟随东江义工队来到惠州市白露医院探访。刘艳芳说,“白露医院住着的老人需要关爱,他们内心孤独,志愿者微小举动都能让他们感动,唱唱歌、聊聊天,老人们立马就笑呵呵了。”也正是因为这次志愿服务,让刘艳芳暗下决心:只要有时间和能力就尽可能去帮助更多的人。
关爱社区老人、开展爱心助学、慰问贫困户、到敬(养)老院探访、节假日景区文明引导……在过去十年的志愿服务生活中,刘艳芳参加大大小小的各种公益活动,用爱谱写奉献之歌,用行动践行志愿者的责任与情怀。
组建志愿服务队,关爱退伍老兵孤寡老人
2021年5月20日,为了能更好更广泛地参与志愿服务,刘艳芳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惠州市旗帜公益志愿服务队”。其中退伍军人是刘艳芳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
去年12月,刘艳芳到汝湖开展退伍军人慰问时,了解到该镇上仍头村退伍军人李启强家的红薯丰收,却因疫情滞销。李启强家还有个残疾人需照顾,生活比较困难。了解到这个情况,刘艳芳立刻开展爱心认购活动,帮助李启强解决红薯销售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刘艳芳积极带领团队先后到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上排分院、市中心人民医院南湖院区助力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维持现场秩序、搬运物资等,这一干就是几个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社区时常开展核酸检测,刘艳芳也总是带领团队随叫随到,助力核酸检测圆满完成。
在身体力行参加公益的同时,刘艳芳还经常自掏腰包做公益。在开展社区燃气排查的过程中,她发现社区几户困难家庭没有经济能力更换新的炉具,基于安全考虑,她自掏腰包为居民更换燃气设施。她用自己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者之歌。
孝敬老人,是温馨家庭的贤内助
让人想不到的是,刘艳芳还是一名警嫂。她的丈夫张守东长期在公安一线,工作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态。为了让丈夫专心工作,她毫无怨言地把家里大小事都包揽在身上,上孝父母、下严子女,对家庭倾心全部,让丈夫可以始终奋战在一线工作中。
刘艳芳的婆婆年岁已高,行动不便,曾一度生活不能自理,需每天喂饭、按摩、擦洗身体等,刘艳芳无微不至地照料婆婆,从无怨言。
对于妻子的付出,丈夫张守东也看在眼里,暖在心上,张守东充满感激地说:“功勋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面对丈夫的赞誉,刘艳芳说,在多年的相守中,自己也深深地体验到了“警属更多的是付出、奉献”这句话的含义。她为自己的选择、为自己一年又一年忙碌奔波无怨无悔,为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家庭的这片蓝天感到骄傲。
“今后我在做好家庭的贤内助的同时,也将继续努力开展更多志愿服务活动,为文明惠州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刘艳芳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 上一篇:快乐音符启迪孩子心灵
- 下一篇: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