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悲痛为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惠州日报2022年12月07日

12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和驻惠部队官兵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渠道,收听收看追悼大会。大家一致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把对江泽民同志的悼念转化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在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江泽民同志的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将永远教育和激励我们前进

1990年6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来惠州视察,当时的《东江报》(《惠州日报》前身)记者谢秋明全程跟随采访报道。

“有幸采访报道国家领导人来惠视察,坚定了我作为新闻人参与、见证、记录和推动惠州发展的信念。”谢秋明说,虽然过去了32年,当时采访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当得知江泽民同志逝世的消息时,心情非常悲痛,“江泽民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将永远教育和激励我们前进。”

“2005年,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对江泽民同志的一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的智慧与远见令人敬佩。”市委老干部局退休干部曾平表示,江泽民同志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的严峻考验面前,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曾平说,江泽民同志曾亲临惠州视察,十分关注惠州的发展,现在,我们要继续前行,用更加优异的成绩告慰江泽民同志。

“江泽民同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艰苦朴素的作风、处处为群众着想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副科长许春东表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凝结了包括江泽民同志在内的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心血和奋斗。现在,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新的前进号角,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惠州实践中贡献自身力量。

不辜负江泽民同志的嘱托和期望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把对江泽民同志的悼念转化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驻惠某旅干部张桢说,江泽民同志深刻洞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主持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强调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在江泽民同志亲自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张桢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官兵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扎实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与学生一起收听收看了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江泽民同志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打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我们一定不辜负江泽民同志的嘱托和期望,继续前行。”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惠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青年讲师团成员黄洁瑜说,作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将讲好育人故事,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而不懈努力。

12月6日上午10时,惠州市惠豫公益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贾中原守在电脑前,准时收看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现场直播。“江泽民同志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永远感激江泽民同志的伟大贡献。”贾中原说,将化悲痛为力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支部党员一起,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扎实做好助力疫情防控、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等志愿服务工作。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欧阳成 马海菊 刘豪伟 骆国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