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金融工作局
厚培金融业“沃土” 赋能高质量发展

惠州市2022年“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年乡村振兴专场活动。


3月22日,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葵东一行走访拟上市企业惠州市永卓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我市金融业增加值304.2亿元,同比增长5.2%,占GDP5.6%;本外币存贷款规模分别突破8000、9000亿元;存贷比112.89%,连续14个月保持全省第一……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彰显着惠州金融的“硬核实力”,生动诠释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金融工作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以“促发展、防风险、强监管”为核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推进惠州金融工作迈向新征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血脉通,发展才有力。如今,惠州已擂响高质量发展行动战鼓,从春天开始加速跑。锚定新目标,踏上新征程,在“拼经济、拼发展”的热潮中,用金融血脉之“活”持续增强经济肌体之“力”,奏响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焦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提振经济的关键要素。2022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金融工作局认真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优化金融资源投向,防范金融风险,有效汇聚金融资源赋能实体产业,持续支持“2+1”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服务“3+7”工业园区提档升级。2022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04.2亿元,同比增长5.2%,占GDP5.6%,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金融业已成为全市服务业中仅次于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为惠州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
金融赋能
开启实体经济发展“加速器”
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总体目标,2022年,市金融工作局策划开展“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年系列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全年组织餐饮行业、乡村振兴、专精特新、绿色金融、小微企业、外贸企业、交通物流业、用电大户企业、商会协会、国企惠企10场实体经济专场及1场房企系列专场对接活动,累计为112家企业给予授信额度超180亿元,为26个商协会所属企业给予授信额度超130亿元。
这是市金融工作局积极发挥金融职责和力量,汇聚金融资源赋能实体经济企业的生动写照。
去年以来,市金融工作局不断强化职责使命担当,稳中求进,为惠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该局通过组织政银业务推进座谈会,利用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同步宣传等方式,指导推动运营机构做好惠州市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各项业务发展工作。2022年21家银行开展了235笔业务,总金额16.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专项资金成立至今,累计21家银行开展了343笔业务,提供转贷服务总金额24.12亿元。
不断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分别与广东省证监局、农发行广东省分行、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等5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的全面战略合作,各银行将向惠州授信超1000亿元,人保财险提供各类风险保障累计金额超20万亿元。
推进特色金融平台发展。按照省局打造的“广东省供应链金融创新合规实验室”工作部署,市金融工作局持续深入开展以“监管沙盒”推进供应链金融平台创新试点工作,推进我市“简单汇”等供应链平台发展壮大,截至去年末已有超746家核心企业入驻,平台注册客户38192家企业注册,平均融资利率4.86%。惠州在省中小融平台注册的10332家企业,当年新增注册企业4872家,在金融机构申请融资金额31.76亿元,当年新增3.4亿元。
开展首贷拓展专项行动。我市首(转)贷服务中心设立,线下在市民服务中心开设专用窗口,线上在“惠州普惠金融”公众号设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金融供给形式,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服务体系,助力破解企业首贷不易、续贷不畅、信息不对称、融资效率低等难题。指导各县区金融工作部门联合人行分支机构设立县区首(转)贷服务中心,目前各县(区)均已设立。
多向发力
打造资本市场发展“聚能环”
加强企业上市培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金融工作局抢抓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强化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步伐。2022年,推动5家企业申报IPO,其中3家企业顺利通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审核并提交中国证监会注册,6家企业在广东证监局辅导,1家完成在新三板挂牌。
强化服务支持。通过协调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时帮助16家拟上市企业解决环保、用地等相关事项34项;落实上市奖励政策,有效支持企业加快推进上市进程;会同交易所、证券机构和县区金融工作部门,分30批次实地走访52家拟上市企业,对企业上市给予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行动,对全市240家具备一定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上市后备摸底,进一步扩充我市上市后备力量。
大力发展区域股权市场。组织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惠州分公司走访各县(区)政府部门及工业园区,向88家优质企业宣传区域股权市场有关服务;组织了3场“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对接会”,1场科技创新专板系列交流服务会。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市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34家,注册展示企业293家,累计融资额达19.19亿元。
优化服务
唱响乡村振兴“奏鸣曲”
去年6月,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惠州市银保监分局等相关部门组织举行了惠州市2022年“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年乡村振兴专场活动,吸引了56家涉农企业和16家金融机构参与,其中9家银行向其中27家企业提供授信总额4.83亿元。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让金融“活水”畅流,才能有力助农振兴,金融“乡村振兴专场活动”正是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全力支持农村金融服务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惠州积极探索以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乡村振兴,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落实金融惠农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金融力量。2022年,全市涉农本外币贷款余额1289.01亿元,同比增加233.06亿元,增长22.05%。
同时,我市保险业发挥保险的补偿功能,完成全市2022年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续保工作,承保农户数为402019户,承保率为100%。新启动建设15个移动支付示范镇、4个移动支付精品示范镇,持续完善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加快推进“移动支付+”与民生场景的融合应用。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重点
“非法集资套路深,高息返利都是坑,擦亮眼睛看分明,远离非法集资。”春节前夕,惠州各家金融机构频频通过各种渠道发布防范非法集资提示,守住市民钱袋子。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市金融工作局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极端重要性,2022年,出台《2022年惠州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等文件,指导压降并逐步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根据全市应急体系建设有关工作要求,建立我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完善金融突发事件风险处置工作机制,为稳经济稳大局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市金融工作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惠州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共同开展村镇银行应对突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演练,做好风险应对准备;
落实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回头看”等行动为抓手,压实各县区对涉众型金融风险稳控责任,加强监测加快处置,有力保障我市在重要重大时间节点未发生涉众型金融纠纷。
强化风险防范宣传,积极提高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市金融工作局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5·15”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15”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在人流密集点开展集中宣传,强化正面宣传。同时组织开展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短视频制作大赛”,连续两年创作处非题材龙门农民画宣传海报,在惠州地标建筑播放防范非法集资标语,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
再造金融成果新“支点”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但惠州经济领域已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这边,总投资超千亿元的惠东县61宗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总投资791亿元的183宗制造业项目在博罗县集中动工投产,惠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布;那边,2023年“凝心聚力 金融助力”——惠州市高质量发展企业授信签约仪式成功举办,全市金融系统以只争朝夕、迅速行动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开足马力拼发展、拼增长。
聚焦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目标,今年市金融工作局将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保障作用,在稳住工业经济增长、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市场复苏方面精准发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现代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市将围绕制造业当家战略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力度。2022年,制造业是我市贷款投放的主要增长点。截至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601.63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为39.07%,排名全省第1。今年,我市将落实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总体要求,引导银行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积极主动提早介入项目建设前期,强化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增加信用贷、首贷投放力度,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高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预计新增贷款将超50%投入制造业。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推动政策性银行结合职能定位,更好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商业配套融资,着力支持市政配套、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完善金融服务重点项目融资对接长效机制。围绕我市列入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和我市“2+1”现代产业集群和“3+7”工业园区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深化园区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主动开展“汇聚金融 赋能实体”系列专场对接活动推进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产业有序转移的金融综合服务,破解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难题。
实施普惠金融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提升惠企政策服务效能,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推动利用好首(转)贷服务中心,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提升服务效能,提升转贷业务服务能力,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转贷服务规模20亿元以上。贯彻落实好市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贴息政策,力争支持普惠小微企业12000户以上,带动我市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新增超过20亿元。
加强对提振消费扩内需的金融支持。推进惠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动辖区试点运营机构开展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合理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优化对新市民金融服务,推动居民消费信贷有效需求稳步回升,重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等消费。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金融机构加快绿色转型,实施“零碳”(低碳)机构网点建设。鼓励各法人金融机构制定和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建立绿色产业项目储备机制,提供绿色金融领域专业化服务,发挥绿色保险、绿色金融产品作用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速专项行动
市金融工作局始终把服务企业上市作为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建立服务引导和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对拟上市企业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及时解决制约企业上市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提供绿色通道,构建高效、规范、透明、便捷服务体系。定期梳理我市企业情况,通过现场指导、专题培训班、综合培训会等多种方式,针对企业特点及上市计划,提供专门的政策指导和帮助,及时将有潜力的企业入库培育。
2023年,我市将力争推动5家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并指导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市。同时,推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惠州分公司加快落实建设“科技创新专板”“专精特新板”服务惠州市科技型企业,推动科技型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夯实资本市场基础。
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为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实现总体金融环境安全稳定,今年,市金融工作局将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不断完善防范重大风险工作机制,健全防范风险的审慎监管框架;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防范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矛盾纠纷风险;推动金融支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在按揭等方面支持我市出险楼盘履行好“保交楼”等重点工作,防范风险交叉;防范地方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风险等突发风险事件,切实规范金融秩序;防范大企业以金融过度创新带来的“脱实向虚”经营性风险。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市金融工作局将集聚发展动能,厚植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发展质量,争取用奋斗实干把金融总量大、金融业态活、金融生态优的新蓝图变为生动绚丽的实景图。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张楠 李泽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