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如何预防和抵抗甲流?
我市中医专家:视情况服用中成药,食疗+保健是良方
“我们全家都得了甲流”“我跑了几家药店都没买到奥司他韦”近日,关于甲流及其用药的话题引起市民关注。
日前,惠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接受惠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哨点医院门诊病例中流感样病例的比例持续上升。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我市流行毒株以甲型H1N1为主,伴有H3N2亚型共同流行。预计我市本轮流行水平和持续时间将与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前的流感流行季节相当,需高度警惕4月发生流感疫情暴发的风险。
那么,感染了甲流,买不到奥司他韦怎么办?从中医角度如何预防甲流?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中医专家,了解除服用奥司他韦外,防治甲流还有哪些良策。
甲流从中医角度看为温病
“两个孩子发热,我没发热但肌肉酸痛无力、头晕眼花还耳鸣。”近日,在惠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诊室,市民李先生带着两个儿子来就诊。李先生其中一个儿子经检测得了甲流。结合李先生一家三口的症状及密切接触情况,医生推断李先生和他另一个儿子也得了甲流。
“近期我院接诊的甲流患者剧增,除了有呼吸道症状之外,还伴有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胃纳、腹痛等。”惠州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肺病科副主任黄桂琼告诉记者,甲流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其实它跟新冠感染一样,也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今年甲流发病人群比往年多,跟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人们社会活动频繁有关。且近期天气骤变,忽冷忽热,梅雨季节空气湿度较大,稍有不慎,易感染病毒,也就是中医讲的疫疠之邪,邪气入里化热而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咽痛等流感症状。
应用中成药要讲究体质
“孩子得流感了,但我买不到奥司他韦”“我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说孩子得了甲流,但医院的奥司他韦刚好用完了,医生给孩子开了退烧药”……近日,部分药店和医院出现奥司他韦缺货的情况。
奥司他韦在什么情况下服用?黄桂琼介绍,奥司他韦是抗病毒药物,是有效的治疗流感的药物,主要对甲型和乙型流感有效。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群体等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效果最好(超过48小时也可以用,但还是要先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至于非重症高危人群,比如只有轻微发热或者咽干咽痒等症状,只需服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等一般对症治疗即可,不需要服用奥司他韦。
对于患者而言,如果买不到奥司他韦,又没空去医院排队就诊,是否有其他的药可替代?黄桂琼表示,玛巴洛沙韦片在治疗甲流上,可替代奥司他韦,但本品适用于12周岁及以上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此外,医院、药店常见的一些中成药其实也是可以用的。”黄桂琼说,流感在中医范畴里属于温病范畴,结合今年近期的天气情况,属于寒湿疫。近期流感患者症状如果说以咽干咽痛为主,属于邪气入里化热,可以服用双黄连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如果以腹痛、消化功能不好、大便稀烂等消化道症状为主,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口服液。
“应用中成药的时候要讲究体质。”黄桂琼补充道,如果个人体质偏寒凉、虚寒,那么清热解毒类的抗病毒口服液、蓝芩口服液、连花清瘟颗粒等药性偏寒凉的药要尽量少用,或者按照医生的指导来服用;如果个人体质偏热,比如平时就容易咽喉痛、容易上火,则上述药是可以用的。
规律作息,降低患甲流概率
黄桂琼说,此季节需注意保暖,要节饮食、畅情志,顺应天气,早睡早起,降低患甲流概率。
食疗上,选择薄荷、紫苏叶、香菜、葱白、生姜,作为做饭佐料。但是,过量服用辛散之品反而不利于人体正气的守护,因此在食疗上,应根据男女老少的体质来分。可到中医诊室或者治未病中心做体质辨识,让医生根据个人情况给出方案。“粤东地区人群体质普遍偏寒湿和气虚,日常要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例如冷饮、寒性瓜果、生冷食物等,尤其是老年人偏气虚,要注重健脾益气。还要少吃烧烤,每顿饭吃六七分饱。”黄桂琼说,广东人喜欢煲汤,大家可以煲有地方特色的药膳汤,例如牛大力、五指毛桃等,可以健脾益气,增强免疫力。另外,岭南地区湿气重,大家平常可以煮土茯苓、薏苡仁等祛湿,煮山药、黄芪、麦冬扶正。
日常保健方面,要规律作息、早晚添衣注意保暖。寒湿体质人群,可以用浴足或穴位按摩进行保健,比如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即取脾经、胃经、肾经穴按摩。气虚患者也可选上述穴位按摩,或者艾灸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同时还可以用中药浴保健,选择温性中药如艾叶、干姜、桂枝适量,煮水约2000毫升,每天晚上中药浴足30分钟,可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李连君 施伟凡
- 下一篇:反诈宣传要大张旗鼓地“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