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员

□徐威

惠州日报2023年05月01日

编者按:青年是文学的未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期“西湖”副刊推出“惠州文坛新生代”专题,汇编惠州市作家协会6位青年会员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返回他们成长的年代,感知他们成长的脉搏。他们大多出生在世纪之交,时代的深刻变革也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与创作,作品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些作品未必很完美,但也有一定的内在特质,期待他们的创作在学习和历练中走向成熟。

作者简介

徐威,男,1991年生,中山大学文学博士,惠州学院教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诗刊》《当代作家评论》等发表作品小说、诗歌、评论40余万字,著有《群像与个体——“90后文学”论稿》《文学的轻与重》等专著。

他的生,他的死,都与土匪撕扯不开。

1935年秋,傍晚,太阳西斜。三角村像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纱。炊烟袅袅,劳碌了一天的老少开始蹲在村中心的老榕树下,伸腿捶腰,唠叨东家的孩子西家的田。

他坐在家门槛上,捧着一个缺口的碗,大口大口地扒着番薯丝。薯丝不多,三口两口就没了。他想再把碗舔一舔,外面忽然传来了杂乱的吆喝声呼喊声,夹杂着众多女人的尖叫。

他被父亲藏在水缸里。在一片黑暗中,他听见一众粗鲁的骂和诡异的笑,听到母亲歇斯底里的尖叫和父亲苦苦哀求的哭泣。

他咬紧牙关,瑟瑟发抖。

房中再无一丝声响。他爬出来,看到母亲的衣襟被撕得粉碎,看到父亲脸庞扭曲,眼睛瞪得老大。

那天,三角村秋收的粮食都被抢去,三十多口人死在马刀之下。

他跪在父母面前,整整一晚上没说一句话。那一年,他十岁。

五年之后,他参加了赣南山区抗日游击队。到了1942年,他感觉自己已经身经百战。

那天,他带队截鬼子的五车粮食。他们埋伏在半道,打了个鬼子措手不及。抢了粮,就往深山跑。跑了二十来里山路,他终于松了口气。

先歇一歇。他说。

他看着马车上的粮食和大家说笑,笑着笑着,脸色就肃然起来。

周围突然窜出好几十号人,八九个拿着枪,其余的带着马刀。

是土匪。

土匪头子是个马脸,长得不高,却胖得惊人,张口就露出暗黑色的一排牙。他第一个举起了枪。他的手很稳,一脸坚毅,毫无慌乱之色。

土匪头子对着他们得意地笑,说,放下枪,你们走。

他吐了一口口水,说,就凭你这点人?

马脸怔了一下,有点意外。

“砰。”他迅速开枪。

身边的人也立即响应,枪声瞬间就密集起来了。战斗很激烈,却不持久。只一会,枪声就停了。

马脸看着顶在自己头顶的枪,腿一软,瘫下了,哆嗦不停。他冷笑了几声,一巴掌拍在马脸头上,说,有能耐不去打鬼子,净干些偷偷摸摸的事情!

马脸看着他,像是看到一把锋利而冰冷的剑。

我投降!投降……马脸高举着手,一遍又一遍地喊。

他看了看身后,年纪最小的虎子已经倒在了地上,身子一阵阵抽搐。他稚嫩的脸上扭曲着,非常厉害,身上流出来的鲜血慢慢渗出单衣,渗进了黄土里。他转身一脚把马脸踢开,然后又把他揪起,一拳又一拳地打。

游击队不杀俘虏……马脸大喊。

有人过来拉他,嘴里喊着,冷静冷静,别冲动!

冷静?去他奶奶的冷静!他双眼通红,倏地从腰间抽出刺刀。

那一天,他杀了四个俘虏。

他一直坚持他没错。

他被清除出游击队。

这些事儿都是他的后人告诉我的。

后来呢?我问。

后来,后来爷爷就回家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在家种田。86岁那年走的,知道我爷爷是怎么走的么?

怎么走的?

心脏病突发。那天,他在看电视,一个剿匪的故事,具体片名记不得了。他躺在床上连续看了好久,看着看着就不行了。医生说,他是太激动了。

太激动了?

是的,太激动了。那一集,所有土匪都被打死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