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
打造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 筑牢安全“防火墙”

惠州供电局在输电线路上布置了南网首台杆塔式无人机自动机场。 本组图片陈凌 摄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运维人员对电力线路进行精细化巡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蓝、地绿、水清是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然而可怕的森林火灾一旦发生,不但能轻而易举毁灭美好的绿色家园,而且会导致电力线路损坏。当下正值火灾高发期,为避免森林火灾导致电力故障,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以下简称“惠州供电局”)除了构建“天空地”立体防控网之外,还主动先行先试,在南方电网系统内首创线路保护区与防火林共建新模式,高质量完成南方电网线路最密特殊输电走廊隐患治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驾护航。
政企联动 共同构筑线路安全屏障
在惠州市惠东县,多条跨越多个地市的500千伏输电线路穿山而过,组成了复杂而庞大的“特殊输电走廊”。然而,当地的植被以速生林和杂草为主,在干燥时易发生山火,成为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首要威胁。为了守护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做好特殊输电走廊火灾隐患管控,2021年起,惠州供电局探索政企联动模式,与惠州市林业局签订合作协议,就林业与电网规划、共建现代林业与绿色电网、营造“线-树”和谐氛围、资源共享做好森林防火等四个方面达成共识,并根据风险管控需求,构建一主一副防火隔离带。
“我们在南方电网系统内首创线路保护区与防火林共建新模式,全面协同政府力量,完成711亩‘一主一副’防火林修建,高质量完成南方电网最密、特殊输电走廊隐患治理,保证大电网安全稳定。”惠州供电局生技部输电设备管理专责林杰欢介绍说,在“一主一副”防火林中,主防火隔离带主要沿500千伏惠茅乙线线行走向,宽度50米,起火灾隔离作用;副防火隔离带沿沿海高速走向,宽度30米,起管控外部火灾风险作用。防火隔离带视山体、水源、道路等情况优化联通,完成网格化火灾治理的设想。
防火林带建成后,不仅保证了大电网安全稳定,也可以有效阻断森林火灾发展和蔓延,极大程度地保护森林资源及周边林农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为政府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及防火经费,实现政企农三方共赢。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为提高电网特殊输电走廊森林山火扑救的应急指挥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与电网企业防火联动作用,惠州供电局还联合8家政府单位开展应急演练,做到以“演”促“防”,防患未“燃”,抓实抓牢电网特殊输电走廊安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组建市、县(区)、镇(乡)三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发挥属地镇村网格化管理和联防联治模式的优势,在实现快速响应的同时,形成特殊输电走廊保护联合防控的合力,全面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人防+技防” 防山火于未“燃”
随着近期南方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防山火形势严峻,一旦山火靠近电网线路,就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故障。为防山火于未“燃”,惠州供电局通过多重科技手段,构筑起“天、空、地”立体化的防山火体系,全面筑牢山火防控屏障,积极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近日,惠州供电局输电运维人员通过输电无人机智慧巡检平台,按下鼠标,远在龙门的500千伏门水甲乙线杆塔式无人机机巢上,一架无人机缓缓升起,按照规划航线开始进行无人机自主巡视,并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将巡视画面实时回传至后台管理系统,实现无人机“一键巡维”。这是南方电网系统首台杆塔式无人机机巢的首飞,推动无人机自动机场在输电线路杆塔上融合应用。
据该局输电管理二所总经理助理黄戬介绍,无人机机巢作为缩小版的“航空母舰”,可为无人机提供环境监测、一键起降、自动充电、数据回传等一站式服务。“在惠东特殊走廊,我们计划建设2套无人机机巢,无人机机巢布置完成后,特殊输电走廊可以通过视频日常巡视、机巡通道、机巡精细化、机巡测温四种巡视模式实现无人化巡视模式。”黄戬说。
为防患于未然,避免山火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惠州供电局在推广“无人机机巢+自主安全”监察模式,助力输电线路山火防控工作同时,还充分利用无人机巡视、输配电可视化系统、山火监控系统、南网卫星扫描等科技手段,实现对重要输电线路走廊周边林区全覆盖无死角的巡查监视,通过在线监测自动报警人工监屏掌握现场火情等异常情况,无论是隐患、故障还是火源,都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极大提升山火防控水平。
此外,为全面管控走廊山火风险,惠州供电局还自主建立特殊走廊三维立体模型,可以精准测量相邻导线间、线路对地、线路对树冠等直线距离,进而指导隐患精准清理,降低山火对线路影响,极大提升山火防控水平。
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惠州供电局从“人防、技防、宣防、联防”等多方面着手,优化监控体系,实现视频监控、故障定位、山火监测、无人机巡检技防“四个”全覆盖,打造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形成了“地面有巡护、空中有飞机、山头能瞭望、线路有监控”的立体防火护线模式,防山火于未“燃”,筑牢安全“防火墙”,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黎凯燕 陈凌
- 上一篇:旧衣回收可领“环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