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母亲

□汪小科

惠州日报2023年05月14日

小时候,母亲是第一个教我学走路、学说话的人。伴随着我成功迈出第一步,喊出第一声“妈妈”,母亲便倾其所有地给我温暖及呵护,无论她自己多苦、多累。

在我年幼时,家里经济拮据,父亲又时常患病,母亲为了撑起整个家,在工厂做过流水线,在商店当过售货员,在影院卖过电影票。即使每天非常累,也还是竭力照顾父亲,操心我们姐妹几个的学业。母亲每天忙完工作,回家还要张罗一大家子人的饭菜,夜里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衣做鞋。沉重的生活重担压弯了她的脊背,但她依然勤劳乐观,笑对生活。她时常教育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活在当下,用快乐的心迎接生活。渐渐地,我们也在她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下,学会了心怀感恩、快乐生活。

那一年,我感冒发烧,父亲又不在家。母亲焦急之下,背起我就往最近的卫生服务站跑。一路上,意识模糊的我隐约听到母亲粗重的喘息声。她背上的汗水浸湿了我的胸膛,也暖进了我的心窝。到达卫生服务站后,医生给我挂了点滴,之后我就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等我醒来时,母亲激动地抱住我,眼泪夺眶而出:“宝贝,好些了吗?”说着,滚烫的泪珠便滴到了我的额头上。那一刻,我的心都融化了……后来,我去异地上大学,临行时,母亲把辛苦攒下的学费交到我手里,并再三嘱咐我:“上了大学,你尽管安心读书,家里的一切有妈呢!妈能吃苦、肯耐劳,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说完,她便转身,淹没在了车站送行的人群中。此时,我才发现,她的身躯是那样渺小,却又无比高大。几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大城市里安了家,每当春节回到老家,都会发现母亲又苍老了许多,发间染上了白霜,额头刻上了深壑,身体也佝偻得更厉害了。我想把父母接来与我同住,可母亲坚决不肯,她说:“我守在住了一辈子的老家,挺好!”

如今,我们姐妹几个都已长大成人,并且有了幸福的家庭,而母亲却依旧守在老家,她把对子女的爱和牵挂藏在心里,做我们坚实的后盾,激励、鼓舞着我们一路向前、一往无前。母亲节到了,愿故乡的母亲健康安好,幸福喜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