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高校学子惠东学唱渔歌

惠州日报2023年07月17日

学生认真听非遗传承人讲渔家故事。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特约通讯员李文聪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蔡伟健 特约通讯员李文聪)近年来,在市、县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士的努力和带动下,惠东渔歌越来越被大众熟知,走出惠东走上更大的舞台。正值暑假,不少高校学生也来到了惠东学唱渔歌,领略传统渔家风情。

日前,在巽寮渔业村村委会,惠东渔歌非遗传承人李却妹穿戴渔家服饰,绘声绘色地为前来学习的学生们讲述渔家故事以及渔歌在传承中的发展变迁。学生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不时跟着一起哼唱渔歌旋律。据了解,在场的学生们均来自外地大学,偶然的机会听到惠东渔歌,被其独特的方言和优美的旋律所吸引,于是趁着暑假自发来到惠东采风学习。

近年来,惠东渔歌走出惠东,走向全国。此前,中华曲艺南海创作基地成功落户惠东,主要目的也是传承和发展惠东渔歌。据介绍,惠东渔歌主要流行于惠东稔山、平海、港口、巽寮等渔民居住地区。据资料记载,自宋代起,惠东渔歌已在惠东县沿海渔区(平海、港口、稔山、巽寮、黄埠)广为流传。惠东渔歌属“粤东渔歌”中的浅海渔歌,曲式结构多为五声调式,以“徵”“宫”两种调式为主,“角”“羽”调式为辅。惠东渔歌品种繁多,调式共有29个,主要有“妹子调”“啊啊香调”“啦达啲嘟调”等,唱词均用地方方言“福佬话”或“学佬话”(属闽南语系)演唱。2008年,惠东渔歌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