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推进98家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

群众“菜篮子”盛满“幸福味”

惠州日报2023年08月01日

惠东县城西市场焕然一新、惠阳区桥头市场改头换面、农贸市场实行“十统一”规范化管理……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将其纳入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面推进全市98家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工作,进一步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坚持以“绣花”功夫,使市场“颜值”和“内涵”再提升,真真切切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让“菜篮子”始终盛满“幸福味”。

截至7月21日,全市列入2023年综合治理的98家任务市场,因不具备升级改造条件列入转行市场的有19家,其余79家市场纳入升级改造,各县(区)上报均已动工,动工率达100%,上报已完工26家。

惠东县城西市场

改善通风系统,提升购物体验

走进惠东县城西市场,迎面而来的是焕然一新的景象。市场地面铺设了整洁光滑的瓷砖,每个摊位的摆放井然有序。摊主们都精心整理着自己的摊位,生鲜肉类陈列整齐,新鲜蔬菜摆放得错落有致,美食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市场内整洁干净,墙面经过重新粉刷焕然一新,垃圾桶随处可见。市场内的通风系统也得到了改善,市民的购物体验不断提升。

惠东县城西市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随着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的不断变化,城西市场于今年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市民的欢迎。

市场的升级改造项目包括更新地面、入口及周边道路、卫生间、楼梯间等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市场内65个档位,改善通风系统、天花、柱墩及吊楣等设施。市场门口还设置了信息公示牌,清晰标明各个摊位的经营品类,方便市民查找。在市场的不远处,是一排干净整洁的公共卫生间。

“城西市场变化太大了,现在的环境真是好得不得了!”市民刘女士激动地说,自从市场升级改造后,她更喜欢来这里购物,整个市场干净整洁,让人倍感舒适。

惠阳区桥头市场

“新建了停车场,买菜更方便”

来到位于惠阳区淡水街道大胜街的桥头市场,只见市场名称标识醒目,彩旗飘扬。走进市场看到,摊位和铺位整齐划一,货品摆放井然有序,商贩们热情招呼着顾客,吆喝声此起彼伏。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升级改造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关停新建一批”的思路,桥头市场纳入2023年惠阳区第二批15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范围,按照商超型标准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形象标志,并由第三方公司对建设、经营、管理、验收台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服务。

记者了解到,桥头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市场的三、四、五层还加建了停车场,全面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升级改造后,市场面貌焕然一新,摆卖井然有序,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获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市民王女士对记者说:“之前市场比较混乱,环境也不太好。现在看起来整洁干净多了,摊位摆放得规整,货品也更丰富了,购物体验大大提升。”

市民刘先生笑着说:“市场的改造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新建了停车场,我们买菜更加方便,不用担心找不到停车位。同时,市场环境整洁,摊位标识也更加清晰,我们可以快捷地找到心仪的商品。”

年轻市民张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次市场的升级改造,使得市场变得更加现代化。烧腊档、海鲜档等摊位的改造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可以品尝到更多美味。市场内的公共设施也更加完善,让我们购物更加舒心。”

强化管理效能

“一场一策”综合治理四类农贸市场

为进一步夯实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工作成效,市市场监管局在巩固深化全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成果基础上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升行动。一方面,组织全市63家综合条件较好的农贸市场参加全省市场监管系统2023年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全市农贸市场协同治理整体效应,着力促进农贸市场规范化、品质化发展。另一方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统一规范农贸市场内经营户亮证亮照、农贸市场计量管理、市场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等,不断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强化市场管理效能。

此外,我市统筹推进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工作,研究解决长期以来中心区农贸市场建设缺乏统一布局规划,与城市建设不协调、与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不相称的难题。

“我们还创新智慧监管手段,完善智能化硬件设备,推广食用农产品信息化溯源系统,加速农贸市场智慧化信息化升级。”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惠州已顺利启用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

接下来,惠州各县(区)将继续按照《惠州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建设和管理规范》,将农贸市场分成商超型、建成区标准型、非建成区标准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型四种类型分类实施综合治理,制定“一场一策”方案,因地制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进一步加大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努力建成秩序更好、环境更佳、服务更优、安全更有保障的农贸市场。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