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你是否会想到有一天自己收到的工资,会是数字人民币?将来乘坐公交、城轨,也能用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
相信,这离我们大多数市民的生活不会太远。这不,最近数字人民币频频见诸报端:7月份,梅州率先在省内实现数字人民币全额发放职工工资;前不久,青岛和苏州分别实现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在轨道交通和公交领域的应用……
渐行渐近的数字人民币,正加快融入惠州老百姓的生活。据统计,自去年12月我省全面试点以来,惠州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49万余个、对公钱包4万余个、落地商户门店接近11万个,应用场景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医”以及公共、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对于数字人民币这一新鲜事物,惠州老百姓准备好了吗?
(一)
数字人民币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这里我们要“敲黑板”,科普一下相关知识。
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实物人民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简单来说,数字人民币等同于纸币人民币,是电子版的人民币,是真正的钱,只不过不像纸币那样看得见、摸得着。
“数字人民币设计兼顾实物人民币和电子支付工具优势。”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实物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具有成本低、便携性强、效率高、不易伪造的优点。
问题来了,既然同样具备电子支付功能,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又有何不同?
“数字人民币与电子支付工具有着相似的支付功能,但也具备其特定优势。”该负责人介绍,主要具有四大优点:一是支付即结算,通俗地讲就是到账快。二是可控匿名性,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原则,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及用户信息安全。三是零手续费,兑出、兑回服务均不需要手续费。四是可编程性,智能合约自动支付,有效保障市民资金使用安全。
不仅如此,在支付体验上,数字人民币也有独特优势。就拿最近数字人民币APP上线SIM卡硬钱包产品来说,其支持手机可在断网、亮屏、熄屏、无电关机等情况下进行数字人民币付款,无需打开支付软件,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则需要网络支持。
以上种种,是否让你对数字人民币有了一定的直观了解?
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行数字人民币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专家表示,数字人民币体系建设可谓是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
(二)
拥抱新事物,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么,数字人民币这一新事物,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今年2月份,惠州永旺购物中心成为惠州首个在商超收银系统应用数字人民币场景的购物中心。“用起来非常方便,又安全!”市民苏先生高兴地说,用数字人民币消费还能领取满100减20、满20减10等多项支付优惠券。
“用数字人民币红包给家里买东西,有意思!”今年春节假期,北京市民武先生在美团联合多家银行开展的数字人民币春节促消费活动中,幸运地抽中了红包并购买了水果等商品,“红包带上科技味儿,新年新惊喜。”
如今,数字人民币在惠州试点全面铺开,不仅用户越来越多,应用场景和服务也越来越广。
今年3月,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成功办理惠州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惠州某企业通过数字人民币成功办理惠州首笔退税业务。4月份,招商银行惠州分行成功向惠州某科创企业发放省内首笔数字人民币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随后企业又通过该笔数字人民币贷款给员工发工资……
原来,数字人民币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三)
然而,数字人民币“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吗?
相比随处可见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数字人民币似乎仍显“陌生”,而这与试点工作刚起步不久,以及尚未形成良好的应用消费和产业生态圈有关。
一方面,在体验上,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电子支付工具差异不大,用户支付习惯及用户活跃度尚未养成;另一方面,使用数字人民币收款的小微商家范围和数量还有待提升,生态圈还需进一步完善。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提升社会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接受度,需要社会给予其足够的包容和耐心。同样,惠州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更应积极探索应用创新,专注于在“用”字上做文章,努力打造数字人民币“惠州样板”。
首先是“我能用”。快马加鞭,加快数字人民币线下场景建设及商户推广,在各领域抓紧布设应用场景,避免让市民处在“开了没用”“开了不用”的尴尬境地。
其次是“我想用”。扬长避短,大力宣传数字人民币相较于其他支付方式的不同定位与优势,如支付即结算、0手续费等,提高商户和市民的使用意愿,把“我能用”变成“我想用”。
最后是“我要用”。做强优势,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在各种场景的先天优势。例如,一些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群众即使没有银行账户,也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便捷支付;充分考虑“一老一小”特殊人群,探索电子学生证、电子老年证等便携设备上应用,为他们解决支付领域的难题等等,让不同群体在更多的支付场景中首先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完善和被接受的过程。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人民币或许会如同我们手机里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样,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 上一篇:体育运动推动“夜经济”升温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