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印发实施方案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聚焦群众就医需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周鑫
构建五大体系,实施五项改革,落实三项保障措施;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解决卫生健康领域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全面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惠州市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近日印发,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推进健康惠州建设为统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优化布局,完善生育政策支撑体系,更好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惠州发展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方案聚焦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今年来,省、市非常重视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推出了系列举措。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历了新冠疫情防控的大考,全社会关注健康的氛围前所未有,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声势前所未有,卫生健康工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明显,同时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发展瓶颈。“这些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靠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统筹解决、标本兼治。为此,及时出台《实施方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该负责人表示。
今年初,市卫生健康局聚焦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组织8个组,分别深入各县(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专题调研,摸清医疗卫生工作底数和发展短板,研究贯彻落实举措。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根据我市实际,对应省的要求,《实施方案》分别提出了2025年和2030年的目标任务。一是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等主要卫生健康指标明显提升,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医疗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满意率显著提高,人人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到2030年,建立城乡一体、医防融合、中西医并重、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体系,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人享有更高品质、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珠三角前列水平。
《实施方案》还对重要卫生健康指标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未来三年重点推进的市、县(区)卫生健康设施建设项目。
更加聚焦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全市推进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
《实施方案》提出,要补齐卫生短板,夯实更牢固的基层医疗网底体系。强化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以医联体、医共体为抓手,构建“市—县—镇(街)—村”四级医疗帮扶联动机制。到2025年,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基本建立,县域内住院率达85%左右。办好用好7家“县(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提升“县(区)第二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到2025年,实现医疗技术服务达到中等规模县级综合医院水平,成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县域。到2025年,全市9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基本标准。
“更加聚焦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该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牢牢把握省、市有关“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注重县域内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特别是专章部署建设“更牢固的基层医疗网底体系”,在县级公立医院及疾控机构建设、县(区)第二人民医院服务能力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和适宜技术下基层、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均提出一系列工作举措。对每千常住人口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等主要卫生健康指标,在省指标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精神提出各级建设目标,既要壮大医疗资源总量,也要夯实基层发展基础。
更加聚焦疾病预防和健康保障
《实施方案》更加聚焦疾病预防和健康保障,提出推进五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其中的两大体系值得关注,一是注重医防融合,打造更高实效的公共卫生体系;二是落实预防为主,完善更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实施方案》以完善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等为抓手,提出建立起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的疾控体系,强化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整合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资源,构建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体系。
《实施方案》立足惠州实际,对高水平医疗服务能力、紧密型医联体、医疗机构内涵发展、高质量党建引领以及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等方面明晰改革实施路径,提出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20个在建、新建和储备重点建设项目,力争探索和总结惠州卫生健康高质量建设经验。
同时,《实施方案》更加聚焦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卫生健康点多、面广、线长,亟需全市上下联动协调发展。《实施方案》基于卫生健康发展的困境和瓶颈,提出实施建设卫生人才高地、卫生人才强基工程、“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更好地支撑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五大体系
更高实效的公共卫生体系、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高地服务体系、更牢固的基层医疗网底体系、更高标准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更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五项改革
推广三明经验,深化医药卫生关键性领域改革;完善卫生人才建设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发展活力;推进智慧医疗,以“互联网+”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市政协召开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动员部署会
- 下一篇:缤纷暑假“武”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