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旧影集
□李政树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赶时髦”的人。
在那时,自己拍照还是比较奢侈的,不仅照相机贵,照相成片的技术也复杂。除了照相机,买胶卷也是必不可少的。把胶卷拍完了,还要去专门的照相馆洗出来。所有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是名副其实的消耗品。
而听母亲说,其实在我出生前,父亲就换了好几部照相机。所以我们经常打趣说,要不是照相机的功劳,很多美好的记忆或许早已忘却,家里的照片成了我们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当时胶卷比较贵,也不知道照片拍得好不好,只有等冲洗出来后才知道,这时,即使发现有不少拍得不是很好的照片,我们也不舍得扔掉。毕竟每张照片都记录了一个难忘的瞬间。久而久之,我们家里便足足保存了十多部影集。直到数码相机普及了,觉得胶卷洗出来的照片太占地方,才很少用老相机拍照,也就很少去照相馆洗照片了。
今年春节,聊到我们童年时的情景,父亲便像抱宝贝一样,把十几部影集全搬了出来。看到有些发黄的影集,我才发现,已经很久没有翻动过它们了。
拂去表面的灰尘,打开影集,映入眼帘的是各个时间段和各种大小不一的照片,有彩色的,有黑白的,甚至还有父亲少年、青年时代的。这些影集里除了我们家里人,还有不少是我们不认识的人。由于我和姐姐一直在广东成长和读书,我们与故乡的人见得并不多。影集里自然有许多我们根本不认识,或者似曾相识的人。父母便饶有兴致地同我们说起了老照片的来历。
我们翻到了父亲1996年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父亲上身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西装,下身穿一条白色的西裤,半躺在公园的草坪上,两手握着拳头,像要马上起来的样子,腰间还别着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东西,后来才知道那是“BB机”。整个照片,父亲显得特别有气质,仿佛蟠龙起飞一般。妈妈说,那张照片真感染了不少人,打动了不少同龄少女。也有不少亲朋好友纷纷模仿那个动作拍照,但就是没有父亲的效果好。姐姐便问妈妈,是不是这样妈妈才看上父亲的,母亲没有回答,只是呵呵地笑。而父亲也把妈妈年轻时美丽的照片搬了出来,仿佛娶到母亲是他的骄傲一般。
我想,照片里不仅留下了当时的自己,还隐藏着许多细节和故事。每次翻阅影集,看到我和姐姐儿时的照片,父母便与我们娓娓道来。在父母的印象中,我们姐弟俩是家里的开心果。一到节假日,爸爸妈妈就带我们去公园里、旅游区拍照,或拍视频。
我和姐姐继续在旧影集里寻找童年的记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几乎每一个阶段,父母亲都给我们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曾经一个调皮的动作,或者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抑或是一个并不显眼的表情,都会成为我们今天追寻的记忆。看着儿时那一张张照片里幼稚的脸,一个个令人捧腹大笑的动作,不仅勾起了我们幸福的回忆,更让我们对父母充满了感激之情。从去年开始,我进入大学生活,也长成了一个男子汉。现在想来,父母亲为我们拍照,不仅仅只是为了“赶时髦”,更多的是为了记录下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都希望我和姐姐茁壮成长,也希望从照片里看到生活是如何一步步从艰辛走向幸福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照片也变成数字图像。纸质的照片也就越来越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但寄托在照片背后的情感却一直没有改变。照片和影集的作用将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下去。近几年,又逐渐出现使用相纸的相机,这又让纸质版的照片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无论怎样,家里的旧影集将会一直保存下去,那将是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记忆,也寄托着父母对我们走向更美好生活的希冀。我们也应该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用自己最美好的照片记录下属于我们青春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