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惠说电影’影视阅读圆桌会议”嘉宾谈惠州印象

“惠州环境优美影视产业大有可为”

惠州日报2023年08月23日

活动现场。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8月22日下午,2023南国书香节暨第十三届惠州书展活动之“一部电影‘惠说电影’影视阅读圆桌会议”在惠州新华文化广场举行。

活动中,导演、编剧、制作人、《要久久爱》电视剧监制杨超,编剧、作家阿美,惠州市委宣传部出版(版权)电影管理科科长王书林,以文学作品为基础、以视听阅读为理念,为促进全民阅读和我市影视产业发展鼓与呼。

今天是文字和影像并行发展的时代

基于对文学作品影视转化的认知,无论是马伯庸的文学作品《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还是当前东方甄选董宇辉直播带货的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同款电影,以及在惠拍摄并与我市联合出品的《穿过月亮的旅行》(改编自迟子建原著《踏着月光的行板》),都反映了当下文学作品与影视的深度融合。

对于文学作品与影视转化阅读,杨超认为,“阅读”二字在10年前,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的阅读。但近10年来,阅读指的不只是文学阅读了,很多是对影像的阅读,甚至以后沉浸式互联网阅读影像信息,是未来人类阅读的主要方式。如果在这个时代还仅仅定义阅读为文字阅读的话,是故步自封的。

有的人批评短视频平台,但杨超认为,这就是一种阅读。实际上在成为顶级的创作者之前,要从这种碎片化的阅读中建立自己的系统。也就是说,刷抖音、刷快手不是问题,可以继续刷下去。但要摆脱重复性的内容,要战胜大数据浇灌给你的东西,要训练平台深处的人工智能给你提供崭新的资料。到了一定阶段,要跨过碎片。“今天是文字和影像并行发展的时代。即便是在这个影像时代,我们还是要读文字的,文字仍然是人们建立系统知识的一个很关键的途径。”

对此,王书林也表示,虽然是碎片化的阅读,但阅读者选择的碎片化内容是有用的,那么在你的价值体系里就是有提升意义的。在短视频风口下,纸质书的阅读和影视作品的表达不应割裂,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可以联系起来赏析。

阿美认为,顶级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各自的魅力是无法替代的。从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对主题的提炼,对编剧来说,找到能够跟现代人共鸣的一个点,适合现在的情感需求的一个点,是非常重要的。

惠州历史厚度和空间丰富度足够支撑很多影视剧

7月21日召开的中共惠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首次将“做大做强影视产业,推动影旅深度融合”写进全会报告。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授予我市“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称号后不久,我市与完美世界影视联合出品的电视剧《追光的日子》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与惠州友光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即将上映,近年有约80部影视作品在惠州创作生产。

而“A FILM一部电影”是由王宏伟、杨超、郝蕾等资深电影人发起的创作共同体。

两者如何在合作中融入影视作品提升城市美誉度?

杨超表示,各地有各地的文学青年。现在是得青年者得天下,文艺青年群体是最活跃的群体。“A FILM一部电影”是以电影教育为基础,创作培育为核心,辐射泛文化场景,构筑多元文化碰撞的交互平台。杨超认为这是最酷的青年的集合。“A FILM一部电影”下设创作营、种子计划、开放日、公共美育四个核心版块,探索在新生代环境下对华语电影新生影人的创作培育。

杨超说,因为拍剧到过惠州5次,工作之余,他抓紧去了西湖、罗浮山等地,还吃了惠州的海鲜等美食。“走在小街巷时,我感觉到惠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厚度和空间丰富度是足够支撑很多部电视剧和电影的。”杨超说,惠州的历史厚度有待发掘,例如东坡祠、王朝云墓,苏东坡在惠州两年多的轨迹所带来的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历史想象等,里面藏着无数的有待各位文艺青年去发掘的细节。“惠州大有可为!”杨超认为,惠州肯定有一些非常有才华、有创意,并且手里拿着镜头或笔等“武器”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努力,肯定能让惠州有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本人也愿意为之作出贡献。

王书林表示,将继续做好服务,做好沟通惠州和外界的桥梁,让有志于文学和影视的爱好者、青年人敢作敢为,有所作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是有地域特色的越是珍贵的。其实创作非常需要有地域特色、有个人风格和强烈地方气质的东西。”阿美表示,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因为大城市的生活越来越扁平化和同质化,越来越难找到那种独特的人物和独特的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惠州当地的写作者,如果作品能够体现惠州的水土风貌和城市的精神气质、人的精神气质,就会是特别珍贵的,写作圈非常需要这种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故事。”

◎相关链接

杨超:导演、编剧、制作人、教师。杨紫、范丞丞主演《要久久爱》电视剧的监制。1997年执导短片《待避》获第5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基石奖。2002年执导电影《旅程》获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特别奖(金摄影机奖)。2016年,自编自导魔幻现实主义爱情电影《长江图》,入围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他凭借该片入围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导演奖,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阿美:编剧、作家。出版小说《北京夜未央》,担任编剧的电影有《牛郎织女》《山楂树之恋》《万有引力》《分手合约》《下海》《这么多年》等。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