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美

□林秋萍

惠州日报2023年09月03日

读陆羽的《茶经》,感受到“茶”具有一种永恒的美。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喝茶之人,向来对茶具十分讲究。唐人和宋人重茶色,常选用可将茶色显现出来的茶具。唐人最爱越窑青瓷,宋人崇尚黑色釉瓷。到了明代中晚期以后,紫砂壶在造型和装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各领风骚。

那么,想“喝好一壶茶”,首先要茶好、水好、茶具佳,珠联璧合,方能领略品茶艺术的真谛。

有人说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深以为然。如果说将人生分为四个阶段,那么少年时期应为最初的茶苗。好茶需要浇灌,你施以什么样的养料,便会长出什么样的茶;你赋予阳光,便会长出绿叶;你赋予雨露,便能散发别样的香味。而青年时期是水,能不能泡好一壶茶,水是关键,好茶好水,相得益彰,自然香味满溢。而茶具应是壮年,重中之重,晚年则是一杯甘润香醇的好茶。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人们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但包含物质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而茶与品茶,就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交融。

现代人把茶文化融入诗词、绘画、书法、医学等,使茶的内容更为丰富,意义也更升华。茶之美,也更耐人寻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