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发展新引擎

□黄忠平

惠州日报2023年09月12日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我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

所谓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类似于大型“充电宝”。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具有独特优势。要积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全力打造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通过试点示范拓展应用场景,把新型储能打造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

提升新型储能研发创新能力。当前新能源领域正迎来新一轮工业革命,信息流和能量流、瓦特和比特加快融合创新。用好惠州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联盟,依托中科院近物所科研力量和资源,全省唯一能源类省级实验室东江实验室会同亿纬锂能、利元亨、贝特瑞等高新技术企业,在太阳能硅片精密切割、锂电池隔膜材料、热光伏电池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力争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工业应用”链条,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及企业孵化。

组织“揭榜挂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设立“新型储能”专题,支持企业开展锂电池生产设备、锂离子电池、全过程安全技术、智慧调控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液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等新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前瞻布局新一代储能技术及装备。

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实力。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是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之一,集聚了亿纬锂能、德赛电池、欣旺达、比亚迪电池、新宙邦等110多家产业链企业。谋划建设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设立能源电子材料集聚区,对新型储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在产业空间、技术改造、金融服务、土地和人才保障等方面,依规予以重点支持。发挥“链主”企业以商招商作用,面向储能材料、储能核心设备、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源管理系统、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以链招商、靶向招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在惠州落地建设。

探索推动市场主体会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联合成立新型储能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新型储能领域初创型及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采购使用强链清单内产品,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一流新型储能企业群。

创新开展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都是“看天吃饭”,其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储能在风光出力大或者用电低谷时充电,风光出力小或者用电高峰时放电,这样就能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消纳。充分利用惠州现有产业基础优势,以储能多场景应用助推储能产业与新型电力系统互促发展。结合我市打造新型电力系统试点建设,有序推动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合理配置电网侧储能项目布局、引导鼓励用户侧储能项目多元化发展、逐步推广充电侧储能项目,以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3+7”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和重点用电大户等多元场景推广储能应用。开展充电侧“光储快充”试点,探索运用大功率直流快充解决高速路“里程焦虑”和充电难问题。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