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家媒体新闻摄影采访活动聚焦烟台
山东烟台:冰雪封不住的魅力

冰雪封不住滨海城市烟台的魅力。

站在高处俯拍“耕海1号”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项目。

海阳大秧歌扭出时代新风尚。

栖霞市牟氏庄园,穿复古装的女孩在庭院里窃窃私语。

高疃镇渡口村草莓基地里的草莓博物馆作为网红打卡新地标,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年总收益超过1000万元。

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体验中心栖霞馆,手工艺人在制作手工用品。
隆冬时节,皑皑白雪封不住山东烟台的魅力。
2023年12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烟台市委宣传部主办,山东画报社承办的“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烟台新篇章·全国百家媒体新闻摄影采访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家媒体摄影记者齐聚一堂,大家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用镜头记录下烟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新篇章。
烟台的发展历程,始终带着人文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质。非遗文化、科技创新与生态旅游在这里交相辉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绘制出一幅壮美的时代画卷。
在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大家近距离感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几经波折的地下大酒窖。窖体内外设计了巧妙的隐蔽排水系统,采用中西合璧的办法,顶部用中国传统烧制的大青砖发碹,墙壁用大青石砌成,用舶来品——洋灰扎墙缝,抹墙面,再以三合土填充墙体,使窖体异常坚固。
在高疃镇渡口村,20余栋“爱渡农业”精品民宿,以砖头、木头、石头三种元素为主体,再配以老物件、木制家具等,最大限度保留了农村原始风貌。“爱渡农业”精品民宿,均为加固、改造群众闲置危旧房屋建成,时间最久的有160年历史。
在烟台栖霞市,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牟氏庄园,以民俗体验游带火栖霞冬季旅游。据介绍,该庄园鼎盛时期拥有房产5500多间,现保存厅堂楼厢480多间,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庄园,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有“民间小故宫、民俗大观园”之称。
在烟台莱阳市姜疃镇乡村振兴赋能中心外的广场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螳螂拳的市级传承人初京龙和师兄弟正带着两名徒弟练习螳螂拳。莱阳螳螂拳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带有强烈的胶东文化印记。
在烟台海阳市凤凰广场,海阳市京剧团的演员们正在排练、展示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演出、上海世博会巡演、西安园艺博览会巡演、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新春汇演等国内外大型演出。
山东海洋集团投资建造的“耕海1号”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项目,总海域面积4646亩,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山东标准”唯一试点项目和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此次活动在烟台全力冲刺地区生产总值万亿级城市、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举办,希望通过百家媒体的镜头,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烟台的现代化风貌和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烟台、投资烟台,共同推动烟台高质量发展。
在为期三天的采访活动中,摄影记者们深入烟台的企业、农村、社区、景点等各个角落,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烟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新变化、新成就。从繁忙的烟台港到古老的烟台山,从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到宜居的乡村社区,从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到海滨风光带,他们用镜头捕捉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