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间那抹胭脂红

□刘淑萍

惠州日报2024年02月14日

红桃粿,是我们家乡的一道美食。看到它,我就想起母亲。

小时候每次陪母亲做红桃粿,我都会觉得母亲有魔法,能将手中粿皮捏出不同花样。母亲的大手会压着我的小手,轻轻旋转,将掌心的粿皮变成圆球,“啪”的一下,击个掌,又将小圆球变成饼状。母亲的手指沿着面饼边缘捏了一圈,能将其变成碗状。我小心翼翼托着“小碗”,加勺糯米饭,盖上粿皮,学着母亲的指法轻轻按压着粿皮,将其填满模具,随即起身站立,往桌面一扣,也变出一个精致的红桃粿。我得意地跳起舞,母亲在旁竖起大拇指,这场景给我的童年抹上一层胭脂红,明亮、艳丽。

童年以为红桃粿很常见,长大方知只有家乡才有。我去外地上大学时,不适应当地饮食,每次跟母亲打电话都抱怨食堂饭菜不好吃。放假一回家,就见母亲从厨房端出一盘红桃粿。母亲用小刀切开粿皮,缓缓地往糯米饭中淋上香喷喷的卤酱,夹一块放我碗里,温柔地看着我。

我塞了一嘴红桃粿,含糊不清地问:“没过节,怎么会有红桃粿?”母亲看了我一眼,又给我夹了一块,说:“我闺女喜欢吃的,哪需要管什么时候。”甜蜜蔓延开来,闻着满屋红桃粿的香味,我离家的愁绪逐渐散去。

红桃粿不仅能解馋,还能解忧。怀孕的时候,常提不起精神。有一次回家吃饭,我吃两口就吐,很是憔悴。母亲看着我,叹了口气。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母亲就骑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把红桃粿给我带来了。母亲一进门,喘着粗气就进了厨房,麻溜地套上围裙,拿起煎锅,架在炉上,添油开火。不一会儿,几个红桃粿像鲤鱼一样溜到锅里,胭脂红的粿皮穿上了金黄色的“披风”,香气四溢。看着母亲在厨房的样子,我感觉回到了童年时光,瞬间恢复了元气,跟小时候一样,直接用手抓起一个,大口咬下去。

从那以后,我的胃口就逐渐好了,变得精神了,母亲的红桃粿,就像解药一样,消解了我的疲惫。

红桃粿的味道里,夹着甜滋滋的母爱,深深刻入了我的记忆,犹如童年那抹明亮的胭脂红,一直陪伴着我,年年岁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