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行走

惠州日报2024年03月20日

旅行这个词总能拨动人的心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曾经在网络上很流行,究其原因,无非是击中了人们内心对旅行的那份美好向往。

然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非易事。即便有种种旅行的想法,多数人也只是想想而已,不仅是因为生活的奔波劳碌,还有种种羁绊。所以,当我读到江云英所著的《诗意地行走》时,便不由得对人生产生了思索,那是关于旅行、关于写作的。

本书是一部与旅游相关的散文、诗歌作品集,分别对应书的“上卷”和“下卷”两部分。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去过很多地方,比如西安、吐鲁番、青海……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因为旅行不仅需要备足“盘缠”,还要有空闲。当然,也有很多人“行万里路”,一不小心却成了“邮差”。他们最多是这儿瞧瞧,那儿看看,灵魂并没有和身体一起上路,仅止于“到此一游”。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作者一路行,一路看,一路写,留下了这些点点滴滴的文字,像细碎的小花,不张扬地盛开在书页上。

江云英的散文率性自然,就如同山东人的性格一样。她的文字同时又呈现出一种婉约的特质,好像江南女子一般。在写作上,作者是有天赋的,虽然她的外表给人一种“女汉子”的印象,但她的内心很柔软,笔触细腻。

比如,她写《旗袍,开在麻城里的花》,这个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于是便有了想读下去的兴趣。文章开头作者设置了悬念:“麻城的女子是不穿旗袍的”,接着写道:“突然间,麻城各色女子穿着各式旗袍,招摇成了朵朵花”,让读者很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本旗袍多见于大都市,而在沂源县的麻城,怎么会有这么多女性身着被誉为“中国国粹”的服装呢?“我的目光停留在了站在垂柳旁的女孩身上,细腰盈盈一握,双腿修长,空灵得似水中的荷,婀娜多姿,楚楚动人。那份娴静与清美,分明是戴望舒笔下丁香般的女子。”作者根据自己看到的内容,进一步在行文中为我们揭示:“流动的旋律和浓郁的自然风光造就了沂源女人独特的贤淑、典雅和温柔……旗袍之风盛行起来。旗袍不单是沂源女人的一种情结,更是镌刻在中国女人骨子里的美丽。”

江云英的诗歌很随性,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也不讲究诗的结构和写诗的技巧,虽然整体上缺少点诗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阅读,从诗中我们总能发现三五处有意蕴的句子。比如《牛郎织女相守着爱情》中“纬度上的沙尘、经度上的雨水、都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作者从地理坐标的角度,把普通的沙尘说成“纬度上的沙尘”,将常见的雨水写成“经度上的雨水”,在读者的眼前呈现出立体的影像。

《诗意地行走》虽是关于旅行的,但也是关于人生的。通过旅行来体悟人生,我们不难发现,人生也是一场旅行,一场带着梦想的旅行。对于热爱文字的江云英来说,她按照自己的心愿将旅行与写作编织出彩虹般的梦,最终活成她梦想中的那个样子。

(林振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