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开发区2024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部署全区经济工作
力争今年GDP增长8%超1000亿元

惠州港荃湾港区5万吨级液化烃码头。

大亚湾新兴产业园。

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效果图。

大亚湾石化区。 惠州日报记者谢伟鑫 摄

4月29日上午,大亚湾开发区2024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团结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实干担当,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国内一流开发区,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展现大亚湾的担当。
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郭武飘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区党工委副书记、区管委会副主任伞金福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区党工委委员、区综合办公室(宣传统战办公室)主任张志文传达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有关文件内容。
今年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要求新部署上来。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用行动诠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会上级的决策意图,把使命任务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明确“时间表”“施工图”,奋发有为推动上级部署要求在大亚湾落地落实;深刻领会大亚湾的使命任务,坚定必胜的信心、拿出必胜的勇气,履行好职责使命。
狠抓经济运行不放松。以“开战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迅速建立抓投资快速反应机制,成立促投资工作小组,经济运行“日调度、周研判、月会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项目推进进度,推动一季度工业实现“双位数”增长。
狠抓平台发展不放松。石化区入选省2023年度特色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获得批复。2月22日,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正式启动;3月8日,在塘横片区举行了30宗产业项目集中动工仪式,涉及总投资额251亿元。
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充分发挥区领导挂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的服务机制优势,埃克森美孚一期项目部分装置开始试生产准备,中海壳牌三期配套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96%。西部综合能源站、科达利三期、巴斯夫扩建等项目如期投产。
狠抓营商环境不放松。在全市率先推出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订制化审批服务。加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激励作用,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服务业等发展。
从十个方面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奋力扛起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主引擎的光荣使命。”会议指出,为贯彻落实好上级部署要求,大亚湾开发区研究制定了有关文件,目标是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超千亿元,2027年翻一番、达2000亿元。
以更强力度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园区。按照石化联合会的指导,遵循“六个一体化”(实施规划建设、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资源要素一体化建设)发展理念,以世界级高标准做好“六个一流”(建设国际一流的产业规模,构建国际一流的产业结构,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配套,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基地,实行国际一流的管理服务,打造国际一流的安全环保),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石化区安全环保底线,力争2024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800亿元,2027年达5000亿元。
以更快速度建设千亿级新兴产业园。把西区作为高新区打造,与惠阳携手做融深融湾桥头堡,共建龙岗―坪山―大亚湾―惠阳高端制造产业组团,积极推进深圳都市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塘横片区建设取得实效,做好北部片区资源的整合,加快坪山河科创走廊建设,力争新兴产业园区202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7年突破2000亿元。
以更深程度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着力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效应,把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为“运-储-销”一体的物流港、产业港、贸易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港口贸易,增强港口服务能级,力争2027年港口设计吞吐量达2亿吨。
以更实举措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抢抓新型储能战略发展机遇,加快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可复制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力争2024年、2027年储能产业产值规模分别达280亿元、500亿元以上。
以更大力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制造链部署服务链,服务链赋能制造链”循环互促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引育发展软件信息和商务技术服务。力争2024年、2027年生产性服务业收入规模分别达1350亿元、2350亿元,增加值年均增长27.4%。
以更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在高水平开放上打头阵,当先锋,力争2024年、202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实现697亿元、827亿元。
以更高质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香港创新因素集聚地,推动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技术创新研究院。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争2024年、2027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200家、300家,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110家、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260家、500家。探索发展未来产业,推动龙头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建设低空经济综合创新试验基地。
以更高品质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市。以头号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实施澳头湾“一轴一带五片区”建设,推动霞涌片区为石化区联动发展提供高端配套。全域按照典型打造,推动典型村、拟培育典型村及重点提升村达到省级典型村验收标准。构建绿美生态建设格局,推动狮子山公园一期项目年底建成开放,与惠阳联动建设好淡澳河生态廊道。与惠东联动打造“两湾”滨海旅游区。
以更高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行动,年内完成区一中高中部扩建、东升小学扩建、第六中学新建。实施医疗卫生扩容提质行动,年内实现中大惠亚医院二期全面投入使用。实施文体设施短板补齐行动,2025年完成区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篮球馆、游泳馆建设,霞涌黄金海岸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26年完成区综合文化创意园建设。实施社会保障提升行动,建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模式,推进区综合福利院、街道长者照护之家、村(社区)长者照护站建设。
以更优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广应用“一件事”主题集成式服务,深化订制化审批服务,深化实施首席数据官制度,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系统性布局。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和美网格”治理,实施“新湾人计划”,建设社区“亲邻之家”。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加快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国内一流开发区提供坚强保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突出政治导向、廉洁导向、基层导向、实干导向选人用人,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和惩戒“新形象工程”,切实为基层减负。
会议分析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对做好上半年经济工作进行安排。强调要咬定目标,抢抓重大发展机遇,锚定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锻长补短、攻坚克难,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向上向好态势,上半年经济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全年经济增长8%、总量超1000亿元,2027年经济总量迈进2000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保增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促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后劲,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持续巩固外贸外资向好势头,强化要素保障,坚决守牢安全环保发展底线。
区党工委、区管委会班子成员,区法检“两长”,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各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人大工委主任,区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区纪检监察工委副书记,区党工委、管委会内设机构和市级派出机构及区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口岸驻湾单位主要负责人,企业经营者代表、科技界人士代表,金融机构、通信企业主要负责人,区内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曾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