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优秀的青少年

《觉知的父母》阐释父母培养优秀青少年的思路与方法

惠州日报2024年05月16日

如何让家庭教育像温暖的阳光一样伴随孩子一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构建好的家庭教育?中国素质教育推动者张益铭在其著作《觉知的父母》(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以“胜者163教育模型”为基础,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点为主线,对中国家庭教育发展及青少年成长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与解读,全面阐释了父母培养优秀青少年的思路与方法。

这本书凝结了张益铭老师从事教育行业多年来的教育心得,他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提出了“胜者163教育模型”,即“一个独有的天赋、六大精英特质、三大思维方式”:发现并尊重孩子的天赋;培养孩子的六个特质,分别是具有强大的意志力、具有学识与眼界、具有自我驱动力、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具有感恩的心、具有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的三个思维,分别是艺术思维、建筑思维、辩证思维。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行重于言。张益铭认为,孩子的性格、处世智慧等,很大部分都来自父母的“身教”,因为“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而是用爱和心去感受和沟通的过程”。读了书中内容,我意识到,剥夺孩子探索欲、自主意识的说教只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约束式”的保护。同时,说教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不被尊重。张益铭希望父母要学会自觉,用“先觉”带动孩子的“后觉、后行”,父母只有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够领悟成长的方法、学习的乐趣。

在《觉知的父母》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张益铭对天赋教育的笃定,“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们最需要的是被引导,而不是被教育”。有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他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并一直遵循“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一教育原则,用心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心智和能力。书中介绍了发现孩子天赋的三个步骤:屏蔽干扰、变换角度、勇敢尝试。作者讲述发现天赋的三个原则:认识到生命的独一无二、相信孩子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懂得观察找到孩子独特之处。“认可孩子的特性,父母才能看到孩子的天赋。”张益铭认为,如果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接纳和信任,孩子就可以更好地接纳自己,从而带给父母更多的惊喜。

书中详细介绍了卓越人士必须具备的六大特质以及三种思维。从卓越人士的基础特质、成事的关键、终身成长的动力、硬核实力、真挚情怀、人生底色来讲述所需要的六个特质:具有强大的意志力、具有学识与眼界、具有自我驱动力、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具有感恩的心、具有社会责任感。这些特质的培养,旨在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全的人格,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未来领军者。三种思维指的是“艺术思维、建筑思维、辩证思维”。艺术力即创造力,打破常规才能更好地成长;建构能力即顶级设计能力,有方向地建设才能取得成果;辩证思维让孩子学会站在关系中去思考问题,学会接受不同的观点,才能更成熟地看待世界。这三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胜者163教育模型”是针对家庭教育的有效模型,旨在全面培养与提高青少年的顶层思维和综合素质。在多年的实践中,它得到了诸多家长的认可。我认为,这本《觉知的父母》是帮父母明确努力方向的家庭教育指南,通过学习,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便有章可循,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可发挥自身的天赋和潜力。

(王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