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荔枝高接换种技术指导助力荔枝产业发展

荔枝“爆改”新品种 稳产“抗造”品质佳

惠州日报2024年05月17日

受不利天气影响,惠州今年荔枝产量锐减,小年已成定局。在大家为荔枝沉浮的“命运”感叹之时,一些机智的种植户已经在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了。他们在抓紧干一件事——把传统的荔枝品种,通过高接换种技术变成既能抵御“大小年”风险又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推广高接换种技术降低“大小年”波动风险

树枝边缘处下切刀,将接穗插入切口内,并紧扎胶带固定接口……近日,记者跟随开展高接换种技术指导的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技服务“轻骑兵”来到博罗县公庄镇维新村。

村里的一片果园内,工人们正娴熟地为荔枝树进行高接换种。“嫁接后20天左右萌梢,两年后可以挂果,我要将这片果园改种成仙进奉品种。”惠州市橙檬关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志强说。

几年前,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高志强开始了“爆改”,利用高接换种技术,将原有的怀枝、糯米糍、桂味改成仙进奉、冰荔等荔枝新品种。今年,他从4月开始进行高接换种,目前已换种30亩。到现在,果园已有100多亩荔枝实现“变身”。

“这些新品种荔枝品质优良,再加上我们本地土壤好,天然含钾和锌,产出的荔枝品质更好。”高志强介绍,今年预计荔枝产量近1万斤,果子还是青翠小米粒时就开始有人预订了。

记者看到,果园的荔枝树挂着不少果子。农技服务“轻骑兵”分析,在惠州大部分地区荔枝产量普遍锐减的情况下,该果园还能有较好的挂果状况,除了地处偏北的地理位置,还与种植的荔枝品种有很大关系。

“去年糯米糍、桂味丰产,果多价低。今年受气温影响,惠州大部分传统糯米糍、桂味挂果情况不理想,很可能有价无果。”农技服务“轻骑兵”陈焕东介绍,我市主栽荔枝品种“大小年”现象非常明显,而仙进奉、冰荔、岭丰糯等新品种挂果情况相对较为稳定。因此,有不少农户自发地进行高接换种。“用新品种替代原来的糯米糍、桂味、怀枝等传统品种,能降低‘大小年’波动风险,在实现稳产的情况下又达到质优价高的目的。”

挖掘荔枝新品种助推增产增收

“新品种仙进奉要比惠州本地荔枝迟约10~15天上市,往年市场价都能卖到几十元一斤,都是当年最高价。”高志强说,目前,他的荔枝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

记者了解到,优质的荔枝新品种种植规模小,风味独特,还能实现错峰上市,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主推的新品种市场价格较高,能有效带动种植户增收。

我市荔枝产业基础好,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惠东、惠阳、博罗、仲恺等荔枝重点产区引进广东荔枝十大主推品种,如冰荔、仙进奉、观音绿、凤山红灯笼、岭丰糯等优新品种,推广应用荔枝高接换种技术,支持果农自愿开展转种和高位嫁接高品质荔枝,提升我市荔枝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加果农收入。

除了推广荔枝主推优新品种,挖掘本土优质新品种对发展荔枝产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博罗县石坝镇秀埔村,当地人发现,本地种植的荔枝品种,口感糯、味道清甜,有别于市场上常见的糯米糍荔枝品种,大家将其称为“本地糯米糍”。后来,经省农科院采样并通过基因库比对,发现该品种确实与糯米糍荔枝品种存在较大区别。目前,该品种正进行新品种审定。

在种植户叶振强的果园里,种植着树龄超百年的“本地糯米糍”,几十年前,他就开始从母树圈枝育苗进行种植。叶振强说,该品种荔枝好栽培、易挂果、不易裂果。“因为是晚熟品种,别人的荔枝卖完了,我的荔枝还有得卖,价格又高,还是很有市场的。”

据了解,目前博罗已发现多个荔枝新品种,既有糯米糍的基因,也有怀枝的基因,既有糯米糍的果大肉厚核小特性,又有怀枝丰产、稳产的特性,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接下来,农技部门将持续挖掘优质种质资源,推广种植本地荔枝新品种及市场主推新品种,助力荔枝产业丰产稳产、增产增收。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