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

□邓胜华

惠州日报2024年09月08日

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可每次一提起笔却无从下手。虽然离开学校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有一位老师,至今让我念念不忘。

这位老师叫冷细华,是我初一时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到了我上初二时,他因要照顾父母,申请调回了龙潭老家。就这短短的一年,他教会了我很多学习与做人的道理。

1991年9月,我从小学升到了初中。当时小升初考的是语文和数学。语文我考了全校第一,数学呢,50多分,没及格。但总算是考上了,我心里还是挺高兴。

暑假放牛的时候,村里的人就跟我闲聊,说初中有个冷老师,教学特别认真,不但教语文,还会教数学和英语,要是没学好啊,小心被他打哦!

听到这话,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要是到时我分在冷老师的班,数学怎么办,还有那从没学过的英语又咋办?

开学了,我分在了冷老师的班,他教我们语文。

第一次班会课,我见到了冷老师。他中等身材,穿着白衬衫,留着一头当时还很时髦的卷发,面带微笑,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严肃。可村里人的话还是让我多留了个心眼,分座位的时候,我一直躲在高个子里面。等前面的同学分好后,冷老师发现还有一个矮小的我在后面,笑着把我揪出来,说:“你这是要看黑板还是要看背影啊。”

英语虽然是新学科,但或许是由于好奇,我的成绩还算跟得上。数学就不行了,依旧在60分左右徘徊。语文是我最擅长的,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基本可以稳定在前三名。

晚上上自习课,冷老师经常从教室后门悄悄溜进来,一声不响地站在我们旁边,待我们发现时,他已经把我们的作业检查了大半。不管是数学还是英语,就算我们不问,冷老师一旦察觉我们不太懂,就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教,直到我们听懂为止。经过一学年这个“多事”老师的指导,我的数学在初二的时候,居然可以考80多分了,这令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为了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冷老师向全班推荐了《作文》杂志。这本杂志,我在冷老师的帮助下看了一年,因这短短的一年,我爱上了阅读。我的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现在上初三,我一直为孩子订阅这本杂志。我现在每天抽出时间来写点东西,也是为了能实现当年的梦想:要是我的作文,哪天能刊登在《作文》上,那该多好啊!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冷老师当时常说的两句话:山外青山楼外楼,不要做方仲永。

“山外青山楼外楼”在这首诗词里的本意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然而,冷老师却别出心裁: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一山还比一山高大,一楼还比一楼宏伟。他经常用这句话鼓励和鞭策我们:在成绩面前要戒骄戒躁,要一直往前看,才能不断进步。

班里有位姓余的同学,他哥正好也是冷老师的学生。初一时成绩名列前茅,到初三后却慢慢退步了,最后连高中也没考上。冷老师就以此谈到《伤忡永》:方仲永五岁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二十岁不到却“泯然众人矣”。冷老师说:一个人的天赋是上天给予的,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和付出,最后,也将一事无成。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我的小孩现在也读初三,我常常用老师的这几句话去激励她,可她却问我,方仲永是谁。我只得苦笑着摇摇头。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转眼间,冷老师也五十多岁了,再过几年就要离开他辛勤工作的三尺讲台。自此过着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的生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冷老师的默默付出和辛勤耕耘,给我的人生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借此,给冷老师及天下所有的老师道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