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巴黎残奥会的2名惠州运动员载誉归来

“训练很艰苦,坚持的结果很美”

惠州日报2024年09月17日

结束巴黎残奥会回到惠州的运动员邱巧玲(左)、何想。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日前,参加巴黎残奥会的2名惠州运动员邱巧玲和何想载誉归来。她们跟随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中国轮椅女篮残奥会摘得铜牌。惠州市残联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弘扬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精神。

这是邱巧玲和何想首次参加残奥会,便收获了铜牌。成绩的背后,她们有着怎样的训练故事。座谈会结束后,记者对她们进行了采访。

“希望有一天能站在残奥会最高领奖台”

巴黎当地时间9月8日,邱巧玲和何想所在的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以65∶43的成绩战胜加拿大队,为中国队增添一枚铜牌。

邱巧玲坦言,此场比赛并没有太大压力,结果也在预料之中。“我们在之前的小组赛就已经交战过,中国队的实力是完全可以战胜他们的。”邱巧玲告诉记者,为了备战巴黎残奥会,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赛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训练。

在争夺决赛名额时,中国队以3分之差,惜败美国队,无缘决赛,这让邱巧玲和何想感到很是遗憾。“尽管中国队投篮命中率和美国队不相上下,但这场球却打得非常艰难。”邱巧玲透露,“美国队投点多、控球强,她们每个人都能投,假如我们其中一人去掩护另一位队友,就容易让出一个空位,被她们投篮得分。”

通过参加残奥会比赛,两人收获颇多,不仅开阔了视野,在心态和进攻技术方面更加成熟,“接下来要继续努力,加强训练,备战明年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全国残运会,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站在残奥会最高领奖台。”

在何想看来,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让她看到了世界顶尖球队的水平,也发现了自己的差距,“接下来要加强训练,缩小差距,取得更好的成绩。”

巴黎残奥会结束后,邱巧玲和何想有了7天的休息时间。恰逢中秋,已经好几年没和家人一起过中秋的她们,今年终于有机会陪陪家人。“特别想回去吃妈妈做的菜,她做的柠檬猪脚特别好吃。”邱巧玲说。

何想表示,最近几年妈妈身体不太好,而自己长期在外训练,没办法在身边照顾,这让她很是内疚。“放假这几天,就想好好陪陪妈妈。”

助力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叩开梦想的大门

邱巧玲和何想分别来自龙门和惠阳,年龄相仿的她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遭遇车祸导致肢体残疾。2018年,她们的命运迎来转机。当年,邱巧玲和何想一同参加惠州市残联组织开展的残疾人运动员选拔活动被看中,选送到广州参加轮椅篮球项目的试训。最终通过集训,两人正式加入广东女子轮椅篮球队。

“刚接触轮椅篮球时,除了经常‘翻车’摔倒,双手也是多次起血泡,如果放弃了就太不值了!”邱巧玲说。年龄稍小的何想面对艰苦的训练,曾萌生过放弃的念头。好在每次她想要放弃的时候,邱巧玲都鼓励她坚持下去。最终两人顺利通过试训,正式成为广东女子轮椅篮球队的队员。

“训练很艰苦,但坚持的结果很美。”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邱巧玲和何想开始随队参加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2019年,她们所在的广东女子轮椅篮球队获得天津全国残运会轮椅篮球(女子组)冠军,2023年获得迪拜世锦赛轮椅篮球(女子组)亚军,同年获得泰国U25世锦赛轮椅篮球(女子组)季军,并在杭州亚残运会斩获冠军。

据了解,为助力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叩开体育梦想的大门,市残联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积极挖掘残疾人运动员苗子,储备各类赛事体育人才。据统计,近年来,市残联先后到县(区)集中选拔1600多人次,推荐选拔300多人次,将条件合适的残疾人领进体育场,拓展他们的就业渠道,同时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