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有为监管托举有效市场 持续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惠州日报2024年09月19日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餐馆、学校饭堂进行检查。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市场监管工作被赋予新的责任与使命。

日前,惠州市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活动走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表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市场”和“监管”两个关键词,准确把握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坚决“管”住“管”好,着力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的市场监管体系,切实以有为监管托举有效市场,在助力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上彰显市场监管新担当、新作为。

营商环境

创新开启跨省迁移“一地办”新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营商环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袁贵平介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稳定经济大盘,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市场主体在惠州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持续开展“送服务到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活动,立足解难题促发展,由局领导班子带队,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点对点”把脉问诊,想方设法为企业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已走访企业67户,收集企业诉求116条,服务措施137个。

同时,探索更加快捷方便的市场准入环境,打破商事登记壁垒,创新开启跨省迁移“一地办”新模式,支持一家外省上市企业(广东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在迁入地办理住所变更登记,助企顺利跨省落地惠州。深入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推进“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认定工作,助力个体工商户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首批申报“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637户,审批入库1459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袁贵平介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政策,聚焦数字经济及民生领域集中反映问题,依法严厉打击价格违法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同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推进服务型执法和柔性化执法,为企业提供更加包容、更有温度的制度环境。落实执法“观察期”制度,引导违法当事人主动纠正市场违法行为、自觉守法;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实施“综合查一次”,避免重复检查、减少对企业打扰。

质量强市

推动实施“湾区认证”,实现“一次认证、三地通行”

质量是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袁贵平表示,将聚焦质量提升抓改革,持续推进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5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惠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实施“湾区认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惠州市已有5家企业获“湾区认证”。

袁贵平表示,接下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深入推动实施“湾区认证”,充分挖掘本地区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优质产品参与实施“湾区认证”,实现“一次认证、三地通行”,服务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强化标准引领,持续推动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参与制定国际标准6项,“湾区标准”10项,国家标准51项,发布地方标准5项,发布团体标准17项。强化质量提升,围绕新型储能、LED照明、绿色石化等领域开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全面落实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目前全市有725家企业已设立首席质量官。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

自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惠州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规范,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截至今年7月,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1550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53件。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截至8月底,全市立案处理专利纠纷案件128件,结案87件,查办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21宗,案值342.3万元,罚没金额308.4万元。

袁贵平表示,接下来,将加强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和布局,推进知识产权促进运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民生福祉

持续推进61家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

市场监管工作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袁贵平表示,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坚持市场安全底线作为首要职责,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决守牢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

今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推进61家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质升级工作,截至8月已完成41家,任务完工率67.21%,其余20家动工中。袁贵平表示,下来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不断巩固和深化农贸市场治理提升成效,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

同时,以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依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解决人民群众“关键小事”整治等“五项行动”为主要抓手,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序推进“放心消费粤行动”,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动创建放心消费承诺单位4729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561家。

袁贵平表示,接下来,将加强法治、信用和智慧监管,深化市场秩序治理。深入推进“铁拳”行动、持续推动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开展教育收费重点检查、医疗机构的价格行为检查等民生领域执法专项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执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陈贤君 李利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