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田间绘出好“丰”景 和美乡村惹人醉

惠州日报2024年09月21日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通讯员刘滢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金秋时节,稻菽丰稔。9月20日,惠州市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惠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稻田文化艺术节在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举行。活动通过特色农产品展示、地方特色歌舞表演、乡村振兴摄影展、趣味丰收联欢活动等,充分展现“三农”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描绘出惠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

惠州围绕“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主题,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开展了惠州农产品进京沪、出香港推广活动以及“茶情惠州”区域特色品牌推介活动等系列庆祝活动。惠州将锚定“百千万工程”,将丰收节打造成展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挥榜样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惠州舞草龙、东江渔歌以及黔西南州布依族歌舞、册亨县布依糠包舞等传统艺术表演轮番上演,各色农特产品和非遗产品吸引众人品尝鉴赏……当天上午,伴着惠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水稻规模化生产基地阵阵稻香,人们载歌载舞、满载而归,随处可以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活动现场,发布了惠州市乡村振兴旅游路线、惠城区乡村振兴旅游路线,不仅能让游客体验到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还能深入了解惠州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现场为惠城区2024年“优秀乡土人才”、惠城区种粮大户颁奖,表彰了一批情系“三农”、不懈耕耘的个人与企业,以榜样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这次获评优秀乡土人才,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信心。”惠州市海顺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吉强说。近年来,该公司已形成水稻种植、加工、销售、配送的全产业链。“通过水稻种植,目前我们已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水稻面积超5000亩。接下来,我们将加强联农带农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更多农户种植水稻,用专业技术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我们有专业团队,指导横沥镇农户种植了超千亩水稻,包括怎么种植,怎么培育种苗,帮助他们解决水利沟渠、撂荒地复耕复种等问题。”惠州市供销储运总公司总经理黄江攀介绍,今年早造,水稻测产单产超1438.6斤,湿稻谷收成98万多斤,接下来的晚造种植,他们将继续指导农户种植优质水稻品种,为粮食稳产高产保驾护航。

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

此次活动启动仪式由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和惠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横沥镇人民政府承办。

近年来,惠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建设汝湖、良井、泰美等7个三产融合示范镇,创建1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了丝苗米、甜玉米、茶叶、三黄胡须鸡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农业知名品牌,建成了一批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目前,全市拥有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产业强镇、7个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20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37个“粤字号”农业品牌,农业农村现代化呈蓬勃发展之势。

作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甜玉米专业镇、省科技创新专业镇、惠州市甜玉米之乡、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汝湖镇近年来不断推动甜玉米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通过政府部门这几年的平台打造,我们也积极往三产融合的方向发展。”广东源茵生态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枫说,公司计划明年把甜玉米种植规模发展到5000亩,同时配套加工环节。“今年年底,我们还计划启动甜玉米电商销售,推动惠州特色农产品走得更远。”

以庆祝丰收节为契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这次的丰收节特别有意思,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惠州乡村的巨大变化。”市民张女士饶有兴致地体验着墨园村文创产品,将7个印章逐一印在纸上,最后的成品令人惊艳:一个由该村特色建筑组合而成的“墨园”二字跃然纸上。“通过这种文化体验,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和深入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内涵。”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各种沉浸式体验让人流连忘返。乡村振兴摄影成果展让人领略到了乡村的美丽蜕变;打禾机、风机、锄头等传统农具展示勾起了人们对往昔农耕生活的美好回忆……现场还开展了金融机构助力农产品推介、农产品展销品鉴、趣味丰收互动游戏等庆祝丰收联欢活动,全力展示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画卷。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惠州以举办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全面展示“三农”工作成就,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加速乡村振兴步伐,增强社会各界的发展信心。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举全市之力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