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执法局持续解锁更具活力、更加幸福的城乡管理密码

精管善治“绣”出新风貌 托起“微幸福”

惠州日报2024年09月30日

市城管执法局加强普法宣传。

垃圾分类宣传走进商场。

市城管执法局以惠城中心区为试点,对市区环城西路实施道路品质提升。 本版图片由市城管执法局提供

城市“风景线”也是民生“幸福线”、发展“活力线”。

今年7月3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对外公布《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惠州被赋予了“开放包容现代品质城市”的战略定位。

锚定战略定位,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市城管执法局”)持续解锁更具活力、更加幸福的城乡管理密码——构建法治引领全过程工作体系、推进城乡环境品质提升系列行动、大力实施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巩固提升“两违”整治和“无违建镇(街)”成果、深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着力提升城市园林绿化规范化水平……

将惠州城乡管理具象化,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精管善治的城市治理新画卷——

法治社会安定有序、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公共空间规范有序、背街小巷干净整洁、公园环境清新宜人,“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湾区魅力城市愿景逐一呈现……城乡管理可感可知,治理成果可享可及。

法治城管

营造安定秩序,护航高质量发展

法者,治之端也。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市城管执法局以法治为基石,精心绘制了一幅安定有序、和谐共生的城市治理新画卷。

市城管执法局深知立法先行的重要性,近年来在法治建设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惠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填补了我市市容环卫方面地方性立法空白,《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惠州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让户外广告和招牌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另外,《惠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惠州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正在紧锣密鼓地送审。我市正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框架,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立法引领的基础上,市城管执法局还注重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3·19”城管服务宣传月、以案释法、法律咨询等系列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不仅增强了市民的法律意识,更激发了他们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市城管执法局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服务为先、优化管理,让城市治理“721工作法”在惠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仅去年以来,就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执法办案程序规定等制度规范11份,组织执法业务培训超3000人次,开展评查案卷530余宗……

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检验、体现公平正义,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与此同时,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程序、建立执法标准、完善监督指导机制等措施,市城管执法局在推进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上也在持续发力,做好“教导员”、当好“领航员”,让法治精神在城管执法领域如盐在水,融于细微。这支高素质的城管执法队伍,成为城市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城市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惠民利民

聚焦民生需求,优化城市管理

惠州西湖是国家5A级景区,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长居接待游客量榜首。环城西路,是众多游客进入惠州西湖景区的一条主要道路。曾经店面招牌林立的街道,变得干净整齐。与此同时,经过道路绿化升级、多杆合一及箱体美化后,道路品质大为提升。

小小马路可以做出“大文章”,民生温度就藏在城乡管理提升的细节里。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以惠城区中心为试点,对公共空间治理扩点拓面,开展示范道路品质提升,目前已完成环城西路、南坛北路提升任务。以道路品质提升为基础,惠州聚焦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建设社区街角精品游园,规范公共空间停车秩序,打造闲置区域潮玩集市,将完成115个提升项目,实现城市颜值和品质大变样。

港惠商圈人流密集。此前,周边区域存在车辆随意乱停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现象,时常造成交通拥堵,不仅影响消费者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出行,更埋下交通安全隐患。

市城管执法局牵头组织开展港惠商圈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后,乱停车、乱摆卖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商圈“烟火气”更浓,“文明气”更足,成为惠州城市治理样板。

从提升道路品质到治理公共空间,是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惠州实践。

在惠州,群众满意是城市治理的根本标准。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城市治理就延伸到哪里。华灯初上,霓虹闪亮。原先在江北大云寺、东江公园周边聚集的流动摊贩,瞧见花里头潮聚公园的位置好、人流量大,主动入驻。市区东江公园也回归到干净舒适的“高颜值”状态。

为流动摊贩“安家”,让“烟火气”升腾,目前全市已设置流动商户疏导区(点)94个、入驻商户4175户,安全管理、规范经营,一个个“网红打卡点”正完美呈现出惠州“夜经济”活力。

守护环境

普及垃圾分类,严控建筑垃圾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将垃圾分类与城乡管理、社会治理、文明创建和实施“百千万工程”等工作一并部署、一体推进,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体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厂6座、厨余垃圾处理终端9座,基本满足处置需求,在省内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目标。全市城区881个居民小区、500个公共机构、84个公共场所和1950个经营区域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投、收、运、处”全链条闭环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为带动居民群众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通过评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小区、垃圾分类达人,以典型引路、连点成片,推动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

清晨,居住在惠城区龙丰街道南山公馆小区的居民拎着不同的袋子,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将不同颜色的袋子扔到不同的垃圾箱。这已成了他们每天的“规定动作”。

作为惠城区桥西街道首个智能设备试点小区,晨阳公馆从2020年起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现有居民312户,共2个定时投放点。通过宣传发动、设施完善等一系列举措,使得垃圾分类工作效果显著。目前晨阳公馆住户熟悉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达100%,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

在垃圾分类的浪潮推动下,建筑垃圾管理亦迎来变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大量基建工程相伴而生的建筑垃圾、渣土“产量”激增,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同时,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困扰。

为守护惠州的绿水青山,市城管执法局科学构建了建筑垃圾处置全链条监管体系,开创我市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通过组建建筑垃圾管理专班,实行专人管理、专岗负责,研究制定了20项整改措施,推动制定《惠州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印发跨市消纳建筑渣土申报、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等工作指引、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夜间巡查、重要路段增设移动高清监控设施、制作全流程规范执法教学视频规范执法、走村入户宣传建筑垃圾管理相关政策知识……从制度建设、法律保障、执法整治、科技监管、宣传引导和行业自律等方面,不断提升我市建筑垃圾全链条系统治理水平。

今年以来,全市立案查处非法处置建筑垃圾案件541宗、涉案车辆576辆,违法案件比去年同期减少23.2%,打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融合发展

共享品质生活,共筑美好家园

清水悠悠,绿植环绕。

如今,我市众多城市公园傍河、依江、沿湖而建,园内健身广场、休闲广场等功能区域应有尽有,红花绿树处处可见,环境自然清新。

傍晚,微风拂过,鹿江公园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居民张女士笑着告诉记者:“后脚才出家门,前脚就到了公园。”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围绕建设优美花园城市等目标,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和省级园林县、园林镇创建为契机,大力推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园林绿化管理也迈向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新阶段,通过构建法治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精准考评,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惠州建成区绿地率达41.97%,绿化覆盖率达43.6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94平方米/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8.27%。

发展与保护相促并进、经济和生态互惠共赢,守护城乡环境上,市城管执法局从未止步。

曾经依靠江边而兴的各类烧烤摊铺、违建设施被全部拆除清理,东江畔完成了美丽蜕变;小区内的违法建设被依法拆除,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安全整洁;龙门县城、惠东平山的违建被拆除后,腾出的空间变身一座座公园,呈现出全民健身、休闲的活力场景,好不惬意;在惠阳、博罗等乡村,违建被拆除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民生工程,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守护宜居空间是惠州“两违”治理的初心。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拆除“两违”建筑337.73万平方米。市城管执法局还利用动态图斑监测等科技手段治理“两违”,强化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坚决“遏增量、减存量、防变量”,切实维护城乡规划建设秩序。

品质提升

城乡干净整洁,共绘和谐画卷

打造开放包容现代品质城市的过程,于市城管执法局而言就是实现群众利益和意愿的过程,就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过程。

走在惠城区汝湖黄埔村的村道上,只见沿途的农房加装了“小披檐”,房屋风貌整齐划一;村道边和村民的房前屋后到处绿意盎然,一个个美丽庭院点缀其间,村里具有浪漫色彩的小公园更是休闲的好去处……

村容村貌的打造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的形象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对1103个村(居)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超4000场,卫生整治超10万处,清除“牛皮癣”超7万处,清理各类垃圾超5万吨;对典型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升级换代,改造生活垃圾投放收集点(含垃圾桶)将近6000个;组织提升农村环境品质专项检查,共检查典型镇(街)、典型村近200个,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保洁精细化管理水平。

干净整洁在惠州不再是“盆景”,而是每个角落皆在的“风景”。

在老旧小区、城中村,卫生环境同样有了保证。村容村貌的改变推动了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变,大家的卫生素养提高了,文明意识增强了,村里的乡风有了明显改变。上洞村坦陂村民小组村民董新明告诉记者,以前莲塘布水库周边垃圾成堆,如今环境干净,成了村民最喜欢去的地方。

当下,市城管执法局正在加快制定《惠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惠州市环境卫生质量和作业标准》《惠州市环卫作业劳动定额标准》及《惠州市规范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机制》等,进一步提高环卫工作标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市城管执法局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治理的方向和目标,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奋力在建设“开放包容现代品质城市”中打头阵、当先锋,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贡献“城管智慧”和“城管方案”。

延伸阅读

小平台服务大民生

对占道经营等现象随手一拍,将问题上传,智慧城管会及时受理、立案并派发到责任单位;监控跨市消纳建筑渣土车辆,打击跨市乱倾倒垃圾;全程监管环卫垃圾运输车辆轨迹;对发出工地噪声扬尘等各类污染超标预警……在惠州,城市管理进入数字化时代。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以数字化改革为手段,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再升级至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城市运管服平台”),持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目前城市运管服平台已接入垃圾分类点、垃圾中转(处置)站场、保洁企业等数据300余个,环卫车辆和渣土运输车辆2880余部,联网工地和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含综合利用)场1940余个,围绕市容环卫、市政园林、城管执法等重点领域进行精细化管理,正在打造工地监管及渣土平衡、建(构)筑物监管等15大特色应用场景。

平台已建成包括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等10个功能模块,纵向联通国家、省、市、县(区)、镇(街),横向连接政法、环卫、市政园林等29个市直单位,实现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一网统管”。

“这些信息资源形成公共数据如智慧泊车位、公厕位置以及大件垃圾收集点等,向市民群众提供服务,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市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道,市民还可以通过“惠民城管通”小程序,通过“随手拍拍”“随便说说”反映城市管理身边事,申办城市许可事项。

今年以来,城市运管服平台已及时接处城市管理问题案件2.83万宗。

守护百姓安全,“城管蓝”在行动

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城管蓝”如同一道坚实的防线,不仅维护着城市的整洁与秩序,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守护着每一位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防汛防台风的紧急应对到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城管执法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主责主业,有效防范城乡管理执法领域的各类安全风险,确保城市运行的安全有序。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与台风,全市城管执法系统迅速响应,今年以来启动Ⅲ级以上防汛防风防御工作达8次。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城管蓝”无畏风雨,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城市的誓言。他们深入一线,细致排查安全隐患点2.5万处,并成功整改问题593个,用实际行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蓝墙铁壁”,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防范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针对燃气领域的安全工作痛点、难点和堵点等问题,惠州城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方位守护群众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城管部门深入城镇燃气站点(场)2793处,排查整改隐患274处,成功捣毁“黑气点”50个,暂扣非法气瓶2459个;排查户外广告(招牌)22885处,整改安全隐患2475处;检查市容环卫企业653家,整改隐患197处。他们通过加强监督指导,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推动相关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为市民创造了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牢牢守护人民“安居梦”。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