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人民法院守正创新服务大局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龙门模式

惠州日报2024年09月30日

龙门县人民法院到龙城第五小学开展拒绝校园暴力普法活动。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龙门模式,搭建“1+11+N”纠纷治理平台,创新推行“法院+”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一庭一品”建设项目……近年来,龙门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龙门法院”)聚焦司法办案第一要务,忠诚履职担当,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过程中,龙门法院坚持守正创新,全力服务大局,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司法品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龙门县推进“百千万工程”及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解纠纷

打造多元解纷平台,夯实基层平安法治基础

龙门县永汉镇和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具有丰富的温泉、森林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旅游、农村土地等领域矛盾纠纷逐渐增加,龙门法院永汉法庭作为管辖两地的乡村法庭,主动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实质解纷、为民解纷,落实“抓前端、治未病”。2023年,永汉法庭案件调撤率为44.81%,推动大量矛盾纠纷取得实质性化解,有效夯实了基层平安建设基础。

今年5月,2023年度广东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名单公布,龙门法院永汉法庭是全省46个先进典型之一,受到通报表扬。嘉奖背后,是龙门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一大工作成果。

2021年起,龙门法院针对龙门村规民约全覆盖的县情,围绕村规民约在司法实践的适用,在当地多个乡镇实地走访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村规民约为切入点》,并获评全省法院优秀课题。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成果转化深化,举办惠州市“新枫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创建了“党委统领、法院主导、平台集成、多元解纷”的新时代“枫桥经验”龙门模式,打造群众身边的“解纷驿站”,实现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切实有效做到“抓前端、治未病”。

今年4月,新枫桥永汉工作室就通过诉前调解把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重新聚在一起。

彭阿姨和儿子李某原本比较和睦,为方便儿子出行,数年前她购买了一台汽车交予儿子日常使用。后来,彭阿姨因病导致双目失明,更让她难过的是儿子的疏远。彭阿姨认为自己并非要求儿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感受不到儿子对自己最基本的关心和照顾,母子之间的隔阂就在生活点滴中产生。最终,心灰意冷的彭阿姨将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儿子返还车辆。

新枫桥永汉工作室挂点法官了解情况后,认为该案不仅事关彭阿姨家庭和谐,更关系到失明老人今后的生活保障。为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挂点法官对双方当事人做了大量调解工作。经过多番交流,李某主动表明将尽其所能照顾好母亲。面对彭阿姨,挂点法官传达了李某的悔意与想法。最终,彭阿姨自愿撤回对儿子的起诉,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在龙门县,像新枫桥永汉工作室这样的诉调分中心,在县全域所辖镇街层面共有11个。龙门法院推进“庭镇(街道)共建”,各业务部门挂点联络各镇街,集约开展矛盾化解、巡回审判、法治宣传、司法建议、党建等各项工作,由此形成了由1个县级诉调中心、11个镇街新枫桥工作室、N个新枫桥村级工作点或行业工作室组成的“1+11+N”纠纷治理平台,打造了诉调衔接、联通共治的内循环通路体系,极大畅通了纠纷调解的渠道。

“打个比方,人有小毛病,如果社区或镇上就有信得过且医术高明的医生,那就不需要到大医院去。同样,有了矛盾,群众身边有了信得过的法官工作室,也就不用去法院了。”龙门法院相关负责人形象地说道。

当前,龙门法院还在进一步扩大社会治理“朋友圈”,主动联合县人大、政协构建“人大、政协+法院”社会治理新机制,推进代表委员进驻工作室化解矛盾纠纷、监督案件办理、参与普法宣传等活动,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数据显示,2023年,龙门法院诉前调解结案2945件,成功1627件,成功率为55.25%;今年前7月,诉前调解成功980件,成功率为41.97%,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优服务

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园区一线

今年8月,龙门县人民法院“新枫桥产业园工作室”在龙门工业园顺利挂牌成立。此举是龙门法院积极响应社会治理新要求,结合园区实际,探索建立的一种集法律咨询、劳动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服务平台,也是龙门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工作室的成立,旨在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园区一线,为企业及员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助力园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落地见效,服务龙门县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龙门法院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结合审判执行职能,制定了《龙门县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服务保障龙门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龙门县人民法院“一庭一品”工作方案》等文件,为推动龙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优化龙门县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

在务实推进服务大局过程中,龙门法院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商事金融纠纷专项治理,实行金融借款合同要素式审判,在提升金融纠纷案件审判质效的同时,稳步推进7个“一庭一品”项目,如永汉法庭打造“旅游法庭”项目,对涉旅游纠纷进行巡回审判,在景区加强普法宣传,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的目标提供司法保障;民庭打造“法护企航”品牌项目,成立龙门法院“一园区一专班”工作领导小组,在产业园设立新枫桥工作室,督促企业守法经营,妥善化解涉企纠纷。

多年来,龙潭镇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竹木制品行业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特色产业与主要经济增长点。

当前,龙潭正抢抓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手工艺产业、酒文化产业和世界级康养旅游胜地。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竹木制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龙门法院龙潭法庭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竹木制品企业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近日,龙潭法庭在龙门县龙潭镇木制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木协”)巡回审判点,对一起木制品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庭审结束后,法庭工作人员深入竹木制品企业走访调研,以便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法律需求,并为后续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收集内容,确保司法服务精准有效。

龙潭镇作为竹木制品产业的聚集地,拥有注册公司300余家、电商企业600余家,并拥有225项竹木制品专利。近年来,在电商发展、行业协会扶持下,竹木制品产业经济效益向上向好发展,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也越来越多。为此,龙潭法庭主动作为,将“服务木协 助推振兴”作为“一庭一品”工作重点,通过审结涉及竹木制品的纠纷案件、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巡回审判点等方式,助力竹木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百千万工程”法治基础。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欧俊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