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发经济为切入点激发惠州改革动力

□奚陵

惠州日报2024年10月10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首发经济能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增强市场活跃度,激发消费活力。

惠州加快发展首发经济具有显著积极的意义:

一是挖掘消费潜力,释放经济活力。2024年上半年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1元,同比增长3.9%。2024年上半年惠州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3.1%、25.6%。新业态较为活跃,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增长11.0%。首发经济可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服务方式与独特的设计创造出超出消费者认知的商品和服务,有效激发消费欲望,显著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二是吸引投资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首发经济在带动就业、税收增长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以更优质营商环境“虹吸”投资和人才资源,推动新兴产业集聚,衍生新业态,并通过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做好“数实融合”等文章,并积极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打造“链主”企业与标杆企业,提供经验示范,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展现新活力。

三是厚植文旅资源,以比较优势引爆流量。首发经济能产生积极显著的宣传和示范效应,实现品牌与城市文化价值深度耦合,展现惠州商业活力、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展示城市形象和开放力度。惠州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有较突出的优势,不仅可以依托文化亮点讲好惠州故事,还可以将首店、首展、首秀、首发的“流量密码”在鹅城各大街区、景点遍地开花,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文气、人气、商气、财气汇聚。

惠州推进首发经济不仅要秉持系统思维,还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来综合施策:

一是多措并举,将城市特色与品牌有机结合。在推进首发经济的过程中,城市特色与品牌之间的结合日益紧密。要持之以恒探索将惠州特色文化元素与消费品牌有机融合,打造爆款,引爆流量,吸引大量消费者前来打卡,打造文旅新热点。要打造好本土优质国货品牌,通过开设首店、旗舰店来强化品牌影响力,既能“引进来”,又能“走出去”。要提高本土品牌的原创力,引领国潮文化。要结合惠州本土文化特点等因素进行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措施,有针对性地推进首发经济。统筹考虑各类别、各级别首店布局与发展,形成别具特色的首发经济消费场景。

二是量质齐增,强化首发经济带动效应。从量上看,要积极吸引更多全球化品牌的首发、首店、首秀、首展进驻惠州中心商圈,丰富市场多样性。持续挖掘和扶持本土化品牌的发展,支持传统品牌、优势品牌、特色品牌创新发展,鼓励蕴含本地特色的品牌开设首店、区域老字号开发新品。从质上讲,要准确把握消费需求的升级趋势,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从商品消费品牌向服务消费品牌拓展。加强与商业载体、品牌企业的携手与联动,推进商业载体创新和转型升级,建设新型消费场景,优化消费者体验,强化首店发展综合服务,共同打造首发经济发展生态圈。

三是政策支撑,实现对首发经济精准赋能。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要及时对首发经济提供支持。一方面,要为发展生产型首发经济的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或税收优惠,尽力支持“链主”企业与标杆企业,保障其打造首店、推进首发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及时调整配置信贷资源,推动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加大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通过给予利率优惠、提升贷款额度等方式,以争取更大的消费信贷市场。同时要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首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金融需求。

(作者单位:广东东江干部学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