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艺术

惠州日报2024年10月13日

庞颖在其新书《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中拆解了常见的思维误区和热门辩题正反方的观点,在其中展现出强大的思辨力。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描述的结构性思维方法,那些层层递进的思维路径,给人直击心灵的震撼。

人总会面临许多两难的选择,如何作出最优的决策,结构性思维就是一个好帮手。书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比较花木兰和林黛玉谁更适合做女友?”这个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是作者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模型,把问题切换为选伴侣无非是看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两方面。从私人生活方面看,花木兰更懂得为家付出,这种无私的爱对家庭很有益处。而社会生活方面,花木兰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十分有趣。就这样通过建立比较标准,让选择变得简单,可见构建思维模型多么重要,它像一幅精妙的工笔画,让答案跃然纸上。

其实除了建立标准,结构性思维还能让思考变得更立体。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假如要比较竞赛班对孩子成绩的影响,即便上了竞赛班的孩子成绩更好,也不能证明竞赛班对孩子的成绩有益。因为其中存在几种情况,其一,上竞赛班的孩子本身更注重学习,甚至原本成绩就好。其二,这些原本成绩就好的孩子选择了上竞赛班,竞赛班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所以从这个角度思考,父母对孩子上竞赛班就会有正确的认识,也会让亲子关系更和谐。可见结构性思考的魅力无处不在,它就如同在大脑里长出一棵枝繁叶茂的树,最终会看到事物的全貌。

另外,结构性思维也会让大脑更有逻辑性,可以跳出许多思维的陷阱。在生活中我们常将“相关”和“因果”概念混淆,比如有个观点是“延迟满足的孩子更容易成功”,这话听起来很对,却经不起推敲。通过对实验的逻辑推理发现,收入高的家庭,孩子更容易延迟满足,同时他们获取成功的概率也更大。可见,延迟满足和成功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仅仅是有相关性。想明白这些就能让自己从别人的期许中脱离出来。

思维的结构化让纷繁复杂的世界变得清晰明亮,而优秀的思维结构如同艺术品般精致,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曹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