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8年我国将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惠州日报2024年11月24日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国家数据局23日发布消息,根据最新印发的《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到2028年,我国将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
什么是可信数据空间?行动计划给出可信数据空间的明确定义——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
当前,数据要素的流通多是点对点,效率低、成本高,安全可控性比较差。如果利用规则和技术打造一种“靠谱”的基础设施,让更多主体进入“空间”内,一起创造更多数据服务、数据产品,就能实现数据价值增值。这是可信数据空间要实现的目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刘默表示,未来随着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发展,各个空间之间将实现互联互通,就能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一套数据资源流通利用的技术体系。从这个角度理解,数据空间也具备数据基础设施的属性。
空间里,按职责分为5类参与方:可信数据空间运营者、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数据服务方和可信数据空间监管方。他们共同打造规则清晰、技术可信、供需活跃、服务创新的生态体系,最终确保空间具备可信管控、资源交互和价值共创的能力。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张向宏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者负责制定并执行空间运营规则与管理规范,可以是独立的第三方,比如行业协会、平台型企业等,也可以是数据提供方如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等,或者由数据服务方如提供数据开发、数据中介、数据托管等服务的主体承担。
- 上一篇:时间观里的大国外交
- 下一篇:产业强起来 村民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