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中绽放思想之花

惠州日报2024年12月23日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生病的间隙创作的散文集。全书围绕着我们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命运、金钱、爱情、信仰、人性、精神世界……文字质朴,感情真挚,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在无法掌握的命运面前,史铁生将零碎的自我慢慢拼凑,他从不抱怨命运的无常。面对命运的敲打,他说:“比如我现在要去法国看‘世界杯’,一般来说是坐飞机去,但那架飞机上天之后要是忽然不听话,发动机或起落架谋反,我也没办法再跳上另一架飞机了,一切只好看命运的安排,看那一幕戏剧中有没有飞机坠毁的情节。”人生如戏,命运的开场充满未知,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47岁被确诊为尿毒症,病痛就像作者剧本中的反派,不断给他制造麻烦,但他始终没有抱怨和绝望,而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面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苦难,史铁生将苦难当作生活中的游历。他说:“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疾病是一种苦难,但作者认为人不可以逃避苦难,因为苦难也是一种人生经验。作者历经现实的病痛折磨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要学会从困境中寻找希望,从挫折中汲取经验,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史铁生用信仰来构建自我价值。他认为信仰不同于宗教,而是一种对希望的执着追求。“人不可以逃避困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作者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身体的痛苦和生活的局限常常让他陷入绝望的边缘。然而,正是信仰给予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信仰是希望,能让人在困境中坚守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能让人在孤独和痛苦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信仰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痛苦后,依然对生活充满敬畏和热爱。

读完《病隙碎笔》,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史铁生的文字如同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他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吉钰萱)

本版投稿邮箱:shmily028@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