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加“数”前行,让数据成为发展新引擎

惠州市数据要素大会会场。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扫码看视频
数字时代,海量的数据在流动。如何更好地应用数据,创造更多价值?12月25日,我市举办了一场共话数据要素的行业盛会——惠州市数据要素大会(2024)。大会以“数聚惠·智创新·链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赋能惠州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广东全域AI数智融合研究平台(联合实验室)、深圳数据交易所惠州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广东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运营中心和惠州市数据要素创新中心进行了揭牌;大亚湾区数实融合中心(石化行业数据专区)项目、民生服务入驻惠民通项目、普惠金融行业数据空间联合发展数商生态项目进行了合作签约;发布了系列数据产品、数字金融产品;“数源港”惠州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门户上线启用。
多措并举保障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数据是关键生产要素,能够与其他要素深度融合产生叠加倍增效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我市以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为落脚点,围绕“建制度汇数据、夯基础保安全、落场景聚生态”的思路,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建制度汇数据,保障数据“供得出”。我市不断完善制度,出台《惠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实施细则》《惠州市公共数据运营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制度规范,为数据资源顺畅“供出”筑牢根基。同时,以职能数字化为驱动,开展职能数据清单梳理,推动全市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当前全市已汇聚超9500类数据资源目录、80亿条数据,向社会开放超6000个数据集,实现职能数据“一本账”,为全域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
夯基础保安全,推动数据“流得动”。我市加速数据基础建设,加快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为数据流通提供支撑。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取得突破性工作进展,万卡集群启动建设;正在打造全国首个低空行业数据空间,推动石化行业的成品油和丙烯指数上架发布。同时,我市积极培育良好数据生态,建成了广州数据交易所(惠州)服务基地、广东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运营中心、惠州市数据要素创新中心、惠州市企业数据创新应用研究中心等载体,加快数据要素流通。依托广州数据交易所(惠州)服务基地,已上架87个数据产品,累计贡献数据交易额约2.84亿元。
落场景聚生态,确保数据“用得好”。惠州大力丰富场景和生态建设,促进“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多点开花,“惠云眼”专题获评国家数据局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典型案例,本土企业德赛西威公司打造的供应链专题案例获评“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三等奖。我市还建成了基于“隐私计算+区块链”技术的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围绕公共数据市场供给、流通、应用、监管“四位一体”体系,提供数据授权开发与运营全流程服务,尤其是在普惠金融领域先行先试,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惠州市数据要素大会的召开,是我市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的关键行动,是惠州数据要素体系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说。
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
会上,还邀请了深耕数据要素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数据要素领域最新政策、前沿技术、典型案例等分享了数据领域的前沿思想。
“公共数据只有实现流动,才能产生和释放价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说,促进公共数据价值的实现,一要解决供给难点,二要解决公共数据的开放和流动问题,三要及时解决公共数据交易难点。
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抓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条主线,全面推进广东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加“数”前行,让数据成为发展新引擎,助力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惠州移动公司将进一步发挥精品基础网络、海量数据资源、可信安全保障以及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不断赋能惠州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惠州移动公司总经理林雄则表示,惠州移动公司将加快打造新型基础设施,深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
据悉,接下来,惠州移动公司将系统推进以5G、千兆光网、算力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适应数据要素化、资源化、价值化的基础设施,夯实数据海量生成和高效流动的数智底座,不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潜能。
同时,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积极探索关键环节的新模式,打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堵点,支撑社会资源的大规模整合、服务范围的高效拓展。推动建立健全数据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溯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着力破解各类数据流通运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筑牢数据安全屏障。协同产业各方推进关键平台设施建设,积极参与构建数据合规高效流通的互信体系和交易体系,打破区域与行业的壁垒,促进数据跨行业、跨区域、跨机构的安全高效流通,推进数据从资源向资产和资本转变。加快数据要素与场景应用融合,助力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高效赋能惠州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服务和数字社会构建。
相关链接
揭牌、签约、发布项目简介
1.广东全域AI数智融合研究平台(联合实验室)是由广东惠州禹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省科学院,在我市成立广东全域数智融合科技有限公司,合力建设的AI应用研究平台。
2.深圳数据交易所惠州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由深圳数据交易所有限公司、惠州大亚湾城市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惠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五方合作共建。
3.广东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运营中心、惠州市数据要素创新中心由惠州农商银行、中国移动惠州分公司、国脉互联、惠州学院、广东伟伦律所5家单位共同发起,于2024年4月获惠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批复同意组建,加挂广东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运营中心牌子,承接广东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运营工作任务的推动和落地,按照“两块牌子、一套运营体系”合力建设。
4.大亚湾区数实融合中心按照“政府指导、国企牵头、产研融合”的模式,在大亚湾区营商环境和投资促进局、大亚湾区石化能源产业局的指导下,由大亚湾城市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惠州仁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华达通气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广东泊锐数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5.“惠民通”智慧城市门户平台。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全媒体传播建设工程,建设“惠民通”智慧城市门户平台。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及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指导下,“惠民通”智慧城市门户平台由惠州日报社牵头、惠州市广播电视台参与共同建设。“惠民通”平台将打造成为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以及区域性、枢纽型本地“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智慧城市门户平台,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智媒”支撑。根据前期对接,已有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8家单位数十项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惠民通”平台。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服务事项入驻,为我市超600万市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6.普惠金融行业数据空间联合发展数商生态合作签约。普惠金融行业数据空间以实现数据要素的可信可管、资源互通、价值共创能力为核心,贯彻落实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要求,通过聚集数据监管方、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数据服务方、空间运营者、技术支撑方、标准规范研制方、云网算力等基础服务方、质量合规方、安全服务方等数商生态,共同推动普惠金融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发展。
7.数据产品和数字金融产品发布“惠州石化指数”、中国电信“视觉中国”数据产品、“惠州供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指标体系”、“惠州交投惠泊车智行统计类数据产品”、“城市‘云眼’系列数据产品”、“惠民快贷”。
8.“数源港”惠州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是惠州创新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以“数产融合,港链百业”为发展方向,打造的数据要素运营模式及品牌。
本组文字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林丽娟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林丽娟 谭琳 通讯员黄梦青 黄文娜 黄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