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颂惠州

惠州日报2025年01月21日

广东惠州·青春诗会四十届座谈会暨“青春诗城”系列活动之“永远的青春”诗歌朗诵会现场。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编者按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青春诗会,诗意惠州。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惠州市委宣传部指导,《诗刊》社联合惠州市文联举办的广东惠州·青春诗会四十届座谈会暨“青春诗城”系列活动在惠州举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的领导嘉宾及历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等60余人在惠州开展为期3天的座谈研讨、采风创作等活动,并授予惠州“青春诗城”称号。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缚娄文化、道教文化、东坡文化、中医药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改革开放以来,惠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加快各项事业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活力迸发。

“青春诗城”系列活动期间,60余位诗坛名家走进惠州开展采风活动,参观惠州西湖、东坡祠、惠东平海古城及大亚湾石化区等地,感受惠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通过此次采风,诗人们对惠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惠州风物、文脉让诗人们赞叹,纷纷抒写惠州诗意风华,留下隽永动人的诗篇。本报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在惠州怀东坡

□李少君

合江楼上扫浮尘,白鹤山居敬若神。

追念平生诗赋志,东坡事业有传人。

(作者系《诗刊》社主编、著名诗人)

惠州客家人

□胡占凡

山河远,

路横斜。

客家人,

在天涯。

中原渐远颠沛路,

离恨乡愁和泪洒。

惠州三角梅,

洛阳牡丹花。

嘹亮客家山歌远,

清香一缕敬擂茶。

辛劳积富贵,

诗书好传家。

海中鱼,

垄头麻。

潮汕腔,

惠州话。

珠江黄河同为海,

樱桃芭蕉共芳华。

望断来时路,

更爱眼前花。

北雁啼落惠州雨,

此心安处是我家。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原台长、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第十届中国文联副主席)

洁净的路

——致惠州捡跑志愿者

□王山

清晨一路跑过去

我们结伴同行

向着光

将散落在路旁的垃圾一一捡拾

应该洁净

绕西湖跑

东坡如影相随

西新桥

圆通桥

烟霞桥

泗洲塔

湖岸蜿蜒曲折

湖上洲屿点缀

白鹭与苍鹭贴着水面齐飞

落羽杉的叶子红得温暖

木棉树指向晴空辽阔

树叶已落光

满树鲜艳的花

相约三月

惠州西湖的前身是丰湖

东坡想念西湖

我们想念东坡

惠州不在天上

行即到耳

为爱俯下身

我们愿意

(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注:惠州捡跑活动由惠州市委宣传部发起,志愿参与者在跑步的同时捡拾路边的垃圾,这种运动和环保相结合的活动吸引了惠州各界各年龄段的市民参与,渐成风尚。

那从千年风尘中

昂首的苏轼

□杨克

带着一根竹杖,两只芒鞋

从月圆到月缺,横渡千年

他与岁月的酒盏碰杯

在野炊的烟火中,肉香四溢

一位贬谪者,竟舞得光芒万丈

擅长以孤绝煎汤

细炖那人世的不甘与热爱

“拎几两五花肉,煨一盏豁达”

他用味蕾翻译世间的苦辛

我在今夜遇见他

在荔枝树下发呆,又突然朗笑

像一根火把,把朝廷的风雨

和流放的荒凉,通通点燃

他不属于宋朝,更像

一把折扇里涌出的惊涛骇浪

汹涌到今日的街角与网络

让我们在钢筋丛林里

再次呼吸春风与寒露

伸手触碰他的豪放与旷达

仿佛接住一轮辗转的明月

“月有阴晴圆缺”

他轻描淡写地道破命运

在生命缺口处种下荔枝与微笑

让黑夜比晨光更灿烂地开怀

(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去惠州

——怀苏轼

□秦立彦

我坐飞机几小时的航程,

他在下面的山山水水中间,

要走多久?

我在云上飞过,

而哪一阵云会给他带来风雨?

哪一只南行的鸟迅速越过他,

消逝在陌生的天空?

他向远离回忆的地方迁徙,

几乎向世界之外迁徙。

然而他一次次抵达家园,许多家园。

他的敌人无处可以放逐他。

他们无法冷却他,

当他自己即是火焰。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苏东坡:

惠州的萤火虫,

天空上的月亮

□汤养宗

“当身体变成萤火虫,你依然是一轮月亮”

一个人可以被无端的巨石碾碎

但一地的碎末留下了一地的发光体。

庙堂之上,你是光华耀天的皓月

在惠州,却成了一枚乡野的萤火虫

被唤作明灭不定的东西

依然是你满肚子的“不合时宜”

为取悦夜空,你开启了一种晦重的生活

在草叶与低枝间回旋,将月球

变作更小的身体离析开来。

哪怕穷途末路也要划出发光的线形啊

面对这可以独享的清寂,你念出

半句陶诗:欲辨已忘言。

一座花园永远不知该如何收拾自己的香气

苏东坡,惠州的萤火虫,天空上的月亮

互为光体,却心甘情愿交换了肉身

(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游惠州海龟岛有感

□罗鹿鸣

海浪,你尽可以做凶恶之状扑上来

海浪的粉碎机——稔平半岛的嶙峋巉岩

粉碎一次又一次冲击、朝夕不倦的攻击

兀自站立,笑看海洋汹涌、飓风雷电

让我也学做海岸边的一块顽石吧

内心坚定镇静,任凭风云变幻

海滩,你尽可以毁灭于挖掘机下

海龟只需五百米,作为中国海仅存的产床

南奔北徙,遨游于蓝天白云潜形的海洋

而岬角一弯白沙滩是终生家园,世代眷恋

让我也学做南海里的一只海龟吧

不嗔不怒三百岁,不惜为此苟延残喘

(作者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

惠州西湖即景

□林东林

苏东坡的头发已经白了

穿一件黑色大衣

坐在他旁边的王朝云

头发还黑着

穿一件红色大衣

这是冬天里的一天早上

从西湖景区北门进去

过了迎仙桥

又穿过一片树林

我们就看见了

坐在石凳子上的他们

我们从他们背后转过去

并在他们的注视中

走向一条栈桥

从我们的背影中他们

应该也能认出我们

那更年轻的苏东坡和王朝云

(作者系第38届青春诗会诗人、小说家、《芳草》编辑)

在大亚湾追赶落日

□也人

跑得太快了,比弹珠调皮

爬过了两个山头,还是没追上

椰树猛叫,拍打着海岸

叫落日慢一点,好跟进脚步

夕阳,被海那边的山镇压

在镜头里缩成一条清晰的迷雾

还赶得上不,大亚湾已退潮

沙滩找不到尽头,城市消失了

追赶落日的人,站在山顶

上山的栈道,渐渐成了省略号

下一页,是一张崭新的白纸

仿佛落日从未来过,空不见人

(作者系第38届青春诗会诗人、湖南省诗歌学会常务理事)

风光好·罗浮山游记

□班班

雨朦胧。水溶溶。掠影罗浮翠色浓。与诗同。

沙栖小路青竹隐。时将尽。祠宇寒声曲未终。杳无踪。

(作者系《诗旅人生·苏东坡》总制片人)

惠州献诗

□邹胜念

我在那面西湖游船时,十八岁,一个人。

我折断芦苇撩水,用石头砸水,

湖面之下,一切腐朽被我叫醒:

蓝色的在逃跑,红色的在下跪,

白色的睁开眼,绿色的被我奴役终生。

我在那座苏堤漫步时,看一朵黄花微开,

我为她动心,但也只是温柔了一秒,

我吻了她就忘了她,并以王者自居,

赐予南方所有盛放之物

——“永不死亡”的辉煌与孤寂。

我王的宫殿在哪里?

十八年过去了,我来到这面西湖,

才摸到唇上栖息过的旧花瓣。

现在的我,温柔已久,

大限之后,白骨也温柔。

更多温柔之人,与我并肩看湖水,

看更高的树,看盛放的奇花……

我们说什么,就忘记什么,

我们笑什么,什么就抖落一地的粉色。

游船,像永不腐烂的肉身,

在日出与黄昏之间,来来去去,

搬运着另一种肉身。一日里,

必有什么与湖水相融,必有什么滞于船舱;

数日里,必有言说被放逐,

必有荡漾,必有浑浊,也必有澄明。

两面西湖重叠,两座苏堤相连,

相隔千里之遥的两座城,都是南方。

无风无浪的湖心,两个扇着假翅的我

相遇,宛若蝴蝶,正被自造的王——审判。

审判光阴似箭,审判从光阴里滋生的

低矮的蓬勃与高大的慈悲。

花朵,它们无边无际,在两处绽放,

吻下去,我在那处为王;

吻下去,我在此处宁静。

一朵黄花,在风里花蕊不齐,

娶她为妻,爱她,就算她在前世恨过我,

夜已深。我让她睡去,我让我也睡去……

(作者系第40届青春诗会诗人、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巨大的远方

——致苏东坡

□马文秀

宿命将你一次次推向远方

无尽的远,剥夺的何止是美好前程

比雪山更高的是词典,而埋头词典

没有一个词不暗藏着痛苦

希望之谜,究竟该如何解开?

从远方如何挣脱人生的罗网?

深陷一种秩序之中

一片虚空将你埋藏

阳光照耀的群山

暗影却比不上你的悲伤

你却笑着说雾是明天看不见的色彩

只会将梦境变得更加迷离

分不清方向

大江东去,人生不该背负全部孤独

沿着悲伤的方向

坠落

(作者系第39届青春诗会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社会活动部主任)

百花洲

□尹东在

在惠州西湖的百花洲

我和家人视频

聊了些活动的安排

顺便让他们看看这里的风景

四岁的儿子说我也想去你那里

住你住的房间

爬刚才那棵树

还想吃惠州的饭

妈妈逗他说

惠州不是谁都能去的

写了诗才能去那里

儿子不再说话

在视频里看着百花洲的风景

后来

他说他写了一首诗

我聆耳倾听

“你在桥上

你在水里

我也想去你那里”

我是个没出息的父亲

在这里抄袭一个孩子

我选择原谅自己

因为我也看见了这样的百花洲

(作者系第40届青春诗会诗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