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铃集团惠州制造基地12条生产线节前满员生产

计划备足8万辆电动车库存

惠州日报2025年01月23日

台铃集团惠州制造基地生产车间。

扫码看视频

博罗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电动车生产基地,在龙华、石湾、龙溪等地,聚集着台铃、小刀、新日等多家电动车头部企业,以及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目前,博罗全县电动车整车产量已达到300万辆,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2024年整车产量达到180万辆的台铃,正是其中的龙头企业。1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博罗龙华的台铃集团惠州制造基地工业园(以下简称“台铃惠州基地”),只见园区内车来车往,一片繁忙。在仓储区大门口的屏幕上,还滚动显示着一两天内即将进园拉货的大货车信息。台铃集团董事长助理何文强告诉记者,春节前,基地的订单非常充足,因为当前生产要兼顾节日期间和节后销售,所以整体需求量较大。“公司计划1月22日至2月5日放假。在此之前,基地12条生产线全线满员生产,目标是备足至少8万辆电动车的库存。”

节前12条线每天生产5000~6000辆电动车

农历十二月是严冬时节,台铃惠州基地的车间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一位产线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基地有两个“满装”车间,每个装配6条生产线,一共12条,都在按既定计划正常生产。在春节前这段时间,12条生产线每天累计产能是5000~6000辆电动车。

“从车架上线开始,中间要进行一系列的装配,比如轮胎、刹车、车灯、电池等核心部件都要装上去,累计几十道核心工序,然后才是整车下线。”该负责人表示,其实当前还不是最忙的时候,在旺季的7、8、9月,车间会通过延长生产时间、增多一线工人、加快生产速度等方法来提高产能。那时候,每天的产能可以超过1万辆。

“保交付,忙备货”是台铃当前生产的主旋律。何文强告诉记者,目前位于龙华镇的生产基地是台铃在国内的第二大基地,承担着多地的供应任务。接下来的春节长假到2月份,因为叠加了节日效应、新一轮“以旧换新”即将开启等背景,电动车销售有望迎来2025年第一个高潮,国内的广大经销商、合作商普遍有增加库存和扩大销售的意愿。“不是节前,就是节后,大部队就会像潮水一般涌过来提货。所以,我们至少备货8万辆是完全有必要的,尤其是一些热销款式。”

2024年惠州基地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

刚刚过去的2024年,台铃惠州基地收成如何?何文强介绍,目前,最终数据还在核定中。不过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台铃惠州基地累计生产电动车180万辆,总产值预计超过30亿元。

“从长远看,基地的总产值目标是力争突破百亿元。因为惠州基地是台铃集团各大基地中,设计最新、功能最全、制造和研发能力最强、各类设施最完善的一个,被集团总部寄予厚望。而且未来还有好几期等待开发,潜力无限,我们的目标是在当地长期深耕发展。”何文强说,基地完全投产的还只是一期,二期目前已经封顶,有望在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而三期也将同步开启建设。除此之外,三轮车基地也有望在年底投产。保守估计,2025年产值预计能突破35亿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博罗县坚持制造业当家,通过“链长制”发力,以电动车整车头部企业为链主,相关的电气系统、车体件、装饰件、喷涂等配套产业加速聚集,电动车产业集群化效应日渐显现。电动车整车生产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变强,经过三年发展,博罗电动车整车产量增长至300万辆,跻身华南地区电动车重要主产地。

目前,博罗电动车企业初步涵盖了摩托车整车制造、摩托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助动车制造、生产专用车辆制造、电动机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金属结构制造等8个相关行业领域,分布在园洲、石湾、罗阳、龙溪、龙华、柏塘、福田等7个镇街。

对于产业发展建议,何文强对博罗当前正着力打造电动车制造强县、做强产业集群的做法非常支持,并认为应该加大政策力度、加强补链强链延链招商、继续做大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化将会带动众多上下游企业同步入驻,有利于最大化实现资源共享,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广大企业好处多多。在这方面,建议惠州可以从无锡、天津等地吸取一些先进经验。”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陈春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