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等部门解读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

打通卡点堵点 推动“长钱长投”

惠州日报2025年01月24日

中长期资金是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近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在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监会等部门就如何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详细解读。

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经过认真研究论证,实施方案明确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对公募基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险资金投资相关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稳步提升投资股市比例,特别是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要发挥“头雁”作用,力争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股市,力争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长期资金明确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

吴清表示,考核周期短是多年来制约商业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一些中长期资金扩大A股投资的一个重要卡点。实施长周期考核,能够有效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实施长周期考核,是推动保险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中长期投资的一个重要举措。”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财政部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入市,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制度进行修订。

多方合力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多方合力。

2024年9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支持资本市场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两项工具实施进展顺利。”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说,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已开展两次操作,合计金额1050亿元。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下,已有超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了打算申请股票的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600亿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下一步将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规范、稳健、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持续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基金投资政策,健全投资监管体系,推动基金取得稳健投资收益。

据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