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企业力量 实施精准助残

市工商联联合市残联开展“百企帮百家”精准助残活动

惠州日报2025年01月24日

在惠州市博罗县某残疾儿童及防止返贫家庭,其家属面对博罗县工商联及爱心企业家组成的走访团队,连连表示感谢。该家庭一名低龄儿童因听力障碍迫切期盼得到听障医疗救助,约22万元的手术费在得到相关基金救助和医保报销后,个人仍需支出约7万元,以家庭现状难以负担。走访团队了解情况后,表示将协调医疗机构和爱心企业家,募集专项资金帮助该幼童进行医疗救治。

这是市工商联联合市残联开展“百企帮百家”精准助残民生实事的一个生动缩影。近日,记者从市工商联获悉,该民生实事于2024年8月启动,将持续开展3年,重点帮扶全市0-8岁在训残疾儿童和防止返贫对象家庭。截至目前,由市工商联、市残联组织的走访团队已完成对全市119户残疾儿童及防止返贫家庭的现状及需求摸底调研。

全市107家商(协)会、会员企业参与“百企帮百家”

残疾儿童及防止返贫家庭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注、格外关心。为进一步帮助惠州市残疾儿童及防止返贫对象家庭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8月,惠州市工商联、市残联在全市范围联合组织开展“百企帮百家”精准助残民生实事,活动周期为3年,至2027年7月止,重点帮扶全市0~8岁在训残疾儿童和防止返贫对象家庭。

2024年8月,市工商联、市残联联合印发《惠州市“百企帮百家”精准助残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本着“自愿帮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市县(区)两级残联、工商联制定详细结对帮扶计划。

同年9月,活动迅速展开。以残联深入辖区康复机构、工商联深入镇街走访的形式对帮扶对象全面筛查评估,确定残疾儿童及防止返贫家庭119户,并形成《惠州市“百企帮百家”精准助残家庭名册》《惠州市“百企帮百家”精准助残活动评估登记表》。

活动期间,市工商联召开惠州市“百企帮百家”精准助残对接会和工作推进会,动员全市工商联系统107家商(协)会、会员企业,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与帮扶对象结对认亲,并陆续开展上门走访慰问。

截至目前,走访团队已完成对119户残疾儿童及防止返贫家庭的摸底调研和慰问,组织康复医疗63户次、教育资助62户次、就业介绍13户次、技能培训9户次、灵活性就业8户次、家庭创业2户次、心理疏导7户次、种养殖业1户次,并赠送了慰问金、慰问品约12万元。

“一人一档”,分类施策

“根据《方案》,商(协)会和爱心会员企业要签署结对帮扶协议,协议里明确帮扶企业每季度入户帮扶不少于1次,结对帮扶时间要持续3年。并且我们会定期召开专题部署会研判帮扶工作推进情况,指导各县(区)有针对性地处理帮扶过程中的矛盾困难。”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魏海勇介绍道。

他表示,市工商联在帮扶中,高效统筹全市工商联系统资源,科学合理调度帮扶力量,进一步优化工商联系统一体联动、县区互助体系。例如有的县(区)帮扶户数较多,但参与企业较少,就灵活调度企业较多的县(区)进行结对帮扶。其中,大亚湾工商联主动组织4家企业帮助龙门县4户帮扶对象,仲恺区工商联主动组织2家企业帮助惠城区2户帮扶对象。

目前,市工商联和残联等部门在登记造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残疾儿童及家庭的档案,做到了“一人一档”,确保工作有记录,成效有佐证,问题有跟踪。

同时,帮扶方式方法不一刀切,在普惠式、平均式的捐赠慰问基础上,突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有效帮扶。

例如有的家庭自我“造血”能力不强,市工商联调动资源,着重为残障人士提供学习和交流互动平台。例如惠州市烹饪协会组织残疾人家庭学做面点,惠城区依托康复中心举行“中秋送温暖,慰问暖人心”灯笼DIY暨关爱心智障群体活动等。

对听力、言语、肢体残疾儿童则采取康复医疗、教育资助的形式进行帮扶;对精神残疾儿童突出心理疏导、走访慰问;对多重残疾和“一户多残”的家庭采取家庭创业、种养殖业、灵活性就业的帮扶形式,确保结对帮扶长效常抓。

2家儿童康复机构、2家口腔医院加入帮扶团队

摸底调研发现,在119名残疾儿童中,有12名听力残疾儿童需要得到听障医疗救助,有7名需要得到口腔护理。市工商联动员了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2家儿童康复机构和2家口腔医院加入帮扶团队,扩大帮扶实效。魏海勇表示,下一步将协调医疗机构和爱心企业家,募集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对这19名儿童进行专业的医疗救治。

走访调研团队完成了首轮对119名残疾儿童家庭的摸底后发现,仍亟需进一步提高帮扶双方的匹配度。为此,在《惠州市“百企帮百家”精准助残帮扶结对表》的基础上,市工商联决定实施动态调研帮扶结对机制,即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帮扶双方意愿等,动态调整帮扶结对双方。

例如,对“一户多残”家庭全面进行排查,采取“多对一”开展帮扶,减轻中小微企业帮扶压力,同时继续发动爱心企业家参与进来,扩大帮扶力量。

不仅如此,为使“百企帮百家”精准助残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广度和温度,市工商联拟扩大两方面的帮扶内容。

一方面是在帮扶残疾儿童需求和全面了解其家庭状况基础上,扩大对其家庭其他成员的帮扶,如父母等长辈的听障医疗、口腔护理等,尽最大努力解决其父母等长辈的健康问题,并将残疾儿童家庭的房屋修缮、组织志愿者入户陪伴等纳入帮扶内容,为残疾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

另一方面,市工商联拟开展8岁以上心智障碍人员调研。“我们调研、座谈发现,8周岁以上心智障碍群体是智障家庭的难点、痛点,社会提供的支持少,存在融入社会难的困境。”魏海勇称,将加强调研,以提案的形式报市政协,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通过逐步建立完整的心智障碍群体服务体系,解决心智障碍家庭困扰。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通讯员聂承刚 殷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