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将探索垃圾分类智慧监管模式
垃圾分类亮新招 实现全链条监管
惠州日报讯 (记者谭琳 通讯员容佳宁)3月12日,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记者了解到,惠城区将按照“市区一体、同频共振”的工作原则,高标准创新宣传方式、优化设施布局、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垃圾分类从“有效推进”向“提质引领”跨越。
去年,惠城区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分类合力,创新推出“社区书记茶话会”等方式,破解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今年,在深化党建引领方面,将继续发挥党员特长和职能优势,打造“市-区-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六级联动体系,拉动居民、物业广泛参与垃圾分类“共治共建”,打通基层垃圾分类宣传的“毛细血管”。
惠城区将探索垃圾分类智慧监管模式,以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通过引接物业小区视频监控网络,将其纳入智慧城管平台,激活执法监督神经末梢。对运输监管,规范管理社会化垃圾运输车辆,尝试与小区、中转站建立视频联合监管,实现全链条监管,杜绝“跑冒滴漏、混装混运”。
惠城区还将在常态化管控的基础上开展不定期突击检查,多形式强化管理举措,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执法工作。开展物业、餐饮企业、收运单位等专项执法,对混投混运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进行“一案双查”(既查违法主体,也查监管主体)。同时,构建住建、镇街、城管执法相融合的联动体系,共同监管物业单位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推动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领域“服管执一体”一线工作法,定期开展清单式服务管理行动,现场解决问题。
接下来,惠城区将通过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难点堵点,全力解决。在硬件上,修缮老旧小区垃圾分类设施,提升小区生活品质。以典型镇为标杆,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助推“百千万工程”镇村垃圾分类建设。
据介绍,去年惠城区可回收物月均回收量达1.2万吨,回收利用率提升至41.72%;升级改造投放点1017处,改造率70.4%;季度入户宣传率达91%,全民分类意识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 上一篇:今年拟引进水稻玉米优新品种超40个
- 下一篇:像海燕一样搏风击浪振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