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笔书屋
惠州日报2025年04月12日
岁月可忆时,书是最好的浏览器。在我的书屋,我读的不只是书,更是心灵里早已留下的岁月的足迹。
书柜里的书整齐摆放着,大部分是我喜欢的中外名著和文学书籍。这几十年来我一直利用晚上的时间看看书,写写对生活的感受。
十几平方米的书屋,我做了三面的书柜。靠南墙的书柜最长,我把所有的书籍分类而放。而靠西墙的书柜放着这些年偶得的各类荣誉证书和奖杯,也有妻子、儿子、女儿的艺术照。最显眼的便是书柜的西南角挂着一柄一米二长的紫红色桃木剑,这是泰安的文友送我的。
书柜的方格放着茶具、笔墨纸砚,还有一些父母留下来的陶瓷装饰品。唯有一架木制算盘是爷爷、父亲和我都使用过的,也是岁月的缩影和见证。
刹那间,油灯下,我仿佛看见父亲与队长们坐在土炕上仔细对账,父亲的拇指与中指不停地在这架算盘上拨弄着黑色的珠子。那时候没有计算机,所有的数字都是用珠算得出的。而珠算也是小学的必修课,我上学时也就带着这架算盘。
父亲没念过书,但父亲还是爱看书。那时候家里没什么钱,平时头疼感冒也就用土方或小偏方。所以父亲也收藏了两本油黄纸的医书,至今还放在我的书柜里。父亲在世的时候认识许多草药,家里有人生了小病啥的,父亲就自己采药为家人治疗。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算是领教了。后来喜欢上文学,也是因自己少言寡语,不知不觉中与书结缘,后来在报刊偶发豆腐块的文章,书也越买越多。
坐在书屋窗前,看着妻子为我买的文竹。我知道这既是对书房的装饰,也是对我的支持和安慰。余生,我只想用自己赤诚的心陪伴妻子,再写出些阳光文字来。
(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