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惠州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圆满落幕

数据赋能湾区 创新“质”领未来

惠州日报2025年09月09日

近日,第二届惠州市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在中国移动惠州信息大厦闭幕。本届大赛以“数链湾区 惠创新质”为主题,吸引了全市3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38支队伍、160余名数据人才同台竞技,在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城市治理、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兼具前瞻视野、创新突破、实践价值与高成长潜力的解决方案。这场历时三个月的赛事,既生动呈现了我市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蓬勃生态,也充分释放了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巨大潜能。

多元赛道激发创新活力

本次大赛由市总工会、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营商环境和投资促进局等7家单位承办,深圳数据交易所等9家单位协办。

根据“2025年度惠州市工会职工职业技能引领性竞赛”项目安排,大赛聚焦“技术挑战”和“创意设计”两个赛道,分别设置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工业制造、城市治理、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现代农业8个领域场景赛题,开展“数据要素×”应用案例征集,为各行各业破解发展难题提供创新方案。

据介绍,本次大赛采用“先进性、实效性、示范性”三级评价体系,技术挑战和创意设计两大赛道各设一、二、三等奖及特色奖。初赛阶段,各领域优秀作品同台展示,经严格评审,16支队伍晋级决赛;决赛现场角逐后,最终确定各奖项归属。获奖作品将获成果孵化支持、政策扶持,并推荐参加省级赛事。

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闭幕式上致辞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数字惠州建设“十五五”规划编制已启动,并初步形成了“1315”的框架思路。希望参赛团队深化数据思维,让“数据碎片”熔铸为“价值拼图”;加速成果转化,让“赛场创新”蝶变为“产业动能”;培育产业生态,让“单点突破”催生成“集群发展”,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据动能”。

硬核成果展现数据价值

决赛现场,16支晋级队伍通过路演展示了数据应用的突破性实践。其中,智融御盾团队获得创新设计赛道一等奖,数聚先锋队获得技术挑战赛道一等奖。

智融御盾团队围绕惠州乃至广东频发的台风、暴雨、雷电等灾害痛点,整合了7个部门、23类数据要素,构建了覆盖“灾前风险研判、灾中实时预警、灾后溯源复盘”的全链条灾害数据服务体系。

该团队参赛作品名称为《基于可信多模态融合的智能灾害预测与风险评估》,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构建的预警模型,提前对台风、暴雨、山体滑坡等各类自然灾害精准预警,便于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前做好防范准备。项目上线后有望每年减少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1000万元,助力行业创收不少于5100万元,依托项目的可复制性,实现累计30多个项目推广落地,带来直接收入超过6000万元。

数聚先锋队带来的作品是《多源数据要素融合驱动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示范电厂》,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构建覆盖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电力行业数据孤岛、碳排放高、技术依赖进口等问题,实现电厂全要素数字化管控。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数据要素驱动,累计减少经济损失超2500万元,设计阶段减少返工支出1347.5万元,施工阶段提前15天交付,运维阶段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形成可复制的智慧化、低碳化转型范式,助力能源结构清洁转型。

活动现场亮点频现,多支队伍呈现高质量的作品。在乡村振兴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协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步发展,是当前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次大赛充分展现数据治理在“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领域中的应用,现场亮点频现。智绘乡村团队凭借《“数智赋能·绿美汝湖”——基于多源数据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荣获创新设计赛道二等奖。

该项目以数据整合与技术创新为核心,打破多源数据壁垒,融合卫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整合建模-智能应用”全流程赋能,实现汝湖乡村景观的精准化保护与高效化发展。预期可通过减少重复勘测为规划设计降低成本40%,通过景观IP打造,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15%。通过数据赋能路径,项目既实现了生态保护的精准化,又为乡村发展注入数智动力,达成“生态可保护、景观可感知、产业可持续”的目标。

惠州日报记者叶丽莎 谢宝树 通讯员杨浩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