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逐浪 蓝海扬帆
惠州中行“贷”动惠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惠州中行积极支持海洋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为海上风电这一新能源产业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南海潮涌,千帆竞发。当“海洋强国”号角在岭南海岸持续回响,金融的力量如何在浪尖上作答?中国银行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惠州中行”)把答案写在盐雾与浪花之间:一笔授信、一次上门、一盏连夜亮到海平面的灯,都在把“国之大者”翻译成企业听得懂、摸得着、用得好的“行之所至”。
近年来,惠州中行把信贷锚点牢牢钉进海上风电、港口疏浚、现代渔业、远洋养殖等关键链条,积极支持海洋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让“蓝色粮仓”“绿色电站”“黄金航道”在同一片海域交相辉映。
擎动绿色风电
金融活水润泽碧海银桨
在全球能源版图加速“脱碳”的当下,海上风电正成为撬动能源结构转型的“蓝色杠杆”。惠州港口海上,风机林立,桨叶凌空,每一度清洁电流的背后,都对应着一次金融与产业的同频共振。
惠州中行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将支持海上风电项目作为绿色金融业务的核心着力点,紧密结合地方能源发展规划与实际需求,以创新的绿色金融实践,为海上风电这一新能源产业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当获悉某港口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存在迫切的融资需求后,惠州中行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由资深业务骨干组成的专业专项服务团队。团队成员主动出击,深入项目一线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细致入微了解项目工程进度、面临的建设难题以及资金缺口等关键信息,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坦诚的面对面交流,力求全面、精准地把握项目的实际需求。
与此同时,惠州中行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银企双方高层展开密切沟通与交流。通过多次高效、务实的沟通协调,搭建起一座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桥梁,确保双方在项目合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上迅速达成共识。秉持“重点跟进、优先审批”的高效服务原则,该行与上级省行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以最快的速度为该企业核定了29亿元的授信总量,有效满足了企业工程预付款的支付需求,保障项目于2024年底如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惠州中行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工具运用,截至8月末,已累计为该项目一、二期核定授信总额49亿元,该项目绿色贷款余额达20亿元,预计每年带动碳减排量超61万吨,不仅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也为区域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截至8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达320亿元,较年初增加58亿元,增速22.55%。
疏通“海洋动脉”
普惠贷款助港口升级
惠州港,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物流枢纽,其航道疏浚与泊位建设直接关系区域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与服务能力,惠州港正积极推进深水航道疏浚、新建专业化泊位等一系列扩能升级工程。在这一进程中,惠州兴鹏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区域龙头企业,承接了惠州港水域疏浚等多项重大工程,为港口的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航道疏浚工程,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从设备采购、人员调配到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开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施工周期长、回款速度慢等特点,也使得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压力。惠州兴鹏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承接惠州港水域疏浚工程后,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挑战。
中国银行惠州大亚湾支行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专业团队上门走访。团队成员深入企业,详细调研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资金需求。他们了解到,企业在设备升级、原材料采购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资金缺口,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基于深入调研的结果,中国银行惠州大亚湾支行突破传统授信模式,以创新的金融服务和优化的流程,为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支持方案。经过充分评估和高效审批,该行最终为企业发放700万元普惠金融贷款,及时缓解了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设备升级中的资金压力,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营业额提升约30%。
在金融的支持下,惠州港水域疏浚工程顺利推进。一艘艘自航耙吸船在港区内有序作业,保障着往来货运船舶的安全通行。
创新还款机制
精准滴灌现代渔业
开渔时节,惠东海岸一派繁忙,位于该海岸线上的惠东县黄埠新海科水产养殖场也热闹了起来。该养殖场始建于2011年,坐落于广东省惠东县黄埠镇,是当地专注海虾规模化养殖的现代渔业企业,依托科学的规划布局与成熟的运营模式,已构建起完备的养殖体系。总占地约70亩,建成标准化虾塘24个,创新采用“全年三季轮养”模式,每季养殖周期3-4个月,年产量稳定在60万斤成品虾,年销售额约1500万元,净利润率持续保持40%的稳健水平。
在生产端,企业通过集约化养殖管理、科学精准投喂及高效病害防控技术,实现产品高质量与高产出的双重保障;在销售端,深耕珠三角核心消费市场,产品直供区域内生鲜市场及大型商超,产销率常年稳定在95%左右,经营实力与市场竞争力突出。
但在养殖周期中,企业也曾面临着资金需求的问题。虾苗采购、饲料储备、员工工资支付等环节,都需要及时的资金支持。惠州中行专业团队多次走访调研,针对企业资金使用特点,创新设计“随借随还+规则还息,灵活还本”的还款方式,精准匹配其养殖回款节奏,最终提供170万元经营贷款。
贷款资金用于采购虾苗、饲料及支付员工工资,为养殖全周期的流动资金稳定提供坚实保障。在金融的支持下,惠东县黄埠新海科水产养殖场得以顺利开展养殖工作,确保了海虾的稳定供应,为惠州海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守护“海上粮仓”
小微支持渔港富民兴业
从港口到餐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海产品全链路。瞄准海产品加工企业和商户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惠州中行把服务末梢扎进渔港码头,一线授信、一站结算,一笔笔贷款串起“产业兴、渔民富”的共富链条。
惠东县吉隆虾记海味干货行(以下简称“虾记海味”)是当地颇具口碑的海味商户,凭借优质的产品品质与诚信经营,积累了稳定的客户群体。随着海虾消费旺季来临,市场需求显著攀升。虾记海味为抓住销售机遇,计划加大备货量、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但备货采购、物流运输及渠道推广均需大量资金,短期资金周转压力成为商户扩销的“拦路虎”。
中国银行惠东支行在走访吉隆镇海味商户时,获悉虾记海味的经营困境与资金需求。该行迅速组建服务小队,深入门店调研经营规模、订单流水及核心合作模式,与负责人面对面沟通,精准把握经营痛点。通过高效沟通和综合评估,客户经理团队很快为其量身定制了专属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海洋牧场贷”普惠金融专属融资方案,快速发放了一笔经营贷款,并配套提供支付结算、系统服务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内容,全方位满足商户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转、信贷支持等需求。“海洋牧场贷”是该行围绕“种业—饲料—装备—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等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创新打造的“三环八链”授信模式,全域赋能海洋牧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虾记海味的短期周转难题,保障了旺季货源稳定,也进一步巩固了其与上游养殖企业的合作关系。“中行的贷款一到账,不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保障了旺季货源充足,也让上游养殖企业有了更稳定的销路,我们第一时间就向长期合作的海产养殖企业追加了订单,实现了上下游协同发展。”虾记海味负责人说。
从风机到航道,从虾塘到渔港,惠州中行用一个个具体项目把“国之大者”拆分成企业成长的时间刻度。在他们看来,金融支持海洋经济不仅是投放一笔贷款,更是与潮汐同频、与产业共生、与时代共进。未来,该行将继续锚定海洋强国目标,以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惠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
惠州日报记者伍磊
通讯员廖金燕
惠州中行供图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