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兴馆将成“古代科举制度博物馆”

抢救维修昨动工 主体工程力争明年6月底完工

2017年06月04日东江时报惠事/热读
字号:T|T
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效果图。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效果图。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宾兴馆抢救维修工作昨日正式开启。

宾兴馆抢救维修工作昨日正式开启。

东江时报讯 随着一辆挖掘机对宾兴馆门前空地进行平整,标志着宾兴馆抢救维修工作正式开启。昨日上午,惠州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宾兴馆举行抢救维修动工仪式。东时记者获悉,主体工程力争明年6月底完工。届时,宾兴馆将成为“古代科举制度博物馆,惠州的文化地标”。

年久失修的省级文保单位

宾兴馆位于惠城区桥西金带南街三巷10号,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为四合院布局的青砖灰瓦硬山顶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东时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宾兴馆是广东省唯一现存较完整的清代科举考试用于接待举子的建筑。从清道光初至清末,宾兴馆已声名远播,为资助学子起了积极作用。

馆舍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清道光年初的建筑风貌。建筑以青水墙砌筑为主,屋面铺设灰瓦并用绿色琉璃瓦滴水,正面大门及墙身主要以花岗岩石砌筑,正脊和垂脊饰以博古纹、夔纹等纹饰,显得庄重古朴,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正面开三门,分三路建筑,中间为主体建筑,有前厅、中堂及上厅。

至抗日战争时,此建筑遭日机轰炸,中路第三进被炸毁。解放初,该建筑辟为环卫工人宿舍。目前,宾兴馆已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宾兴馆年久失修,加上已经历经180多年风雨,宾兴馆重生之路备受关注。东时记者昨日看到,宾兴馆周边已实行全封闭式围蔽,门前杂草丛生,有墙体发生坍塌,管理部门已使用水管对部分墙体进行简易加固,墙边竖着一块“危房勿近”的警示牌。

将恢复原有历史街巷格局

近年来,维修抢救宾兴馆的呼声不断,相关职能部门完成征地、规划、施工方案等工作后,终于于昨日正式动工。据悉,宾兴馆抢救修缮项目列入了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十件民生实事”,也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建设项目。

东时记者获悉,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宾兴馆本体建筑,要进行保护性修缮,另一部分是要对周边严重影响历史风貌的建筑进行整治。项目内容包括宾兴馆建筑本体的保护修缮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保护修缮将维持宾兴馆原有的三堂四横屋的四合院传统格局,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加强与周边历史遗存的联系,恢复原有历史街巷格局。

“宾兴馆保护整治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839平方米,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工程立项投资8000多万元,预计工期一年。”市代建局总工程师孙明成介绍,抗日战争时宾兴馆建筑遭日机轰炸,中路第三进被炸毁。因此修复过程中将对第三进进行复建,复建面积约165平方米。此外,还将对跟本体建筑不协调的周边民房进行“穿衣戴帽”立面整治,使之风格面貌保持一致,使之成为“古代科举制度博物馆,惠州的文化地标”。

相关链接

宾兴馆简介

宾兴馆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是清代惠州各乡绅士为资助本地生员参加乡试、会试而建的试馆。宾兴馆坐北朝南,为三堂四横屋封闭式的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整座建筑采用穿斗与抬梁式相结合梁架,正门上驼墩及斗拱雕刻工艺高超,硬山顶屋脊饰有博古纹、夔纹等纹饰。中堂墙壁上镶有《宾兴馆碑记》及《宾兴馆条约》石碑。

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清道光年初的建筑风貌。1990年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