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区建成区30年“长大”23倍

“扩容提质”身体好 由13平方公里变为300平方公里

2018年02月28日东江时报策划君
字号:T|T
30年来,惠州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3平方公里“长大”为300平方公里。 全景VR摄影:赵原 无人机飞手:郑胜辉

30年来,惠州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3平方公里“长大”为300平方公里。 全景VR摄影:赵原 无人机飞手:郑胜辉

惠城区江北片区是高端商业集中区域,名副其实的CBD。

惠城区江北片区是高端商业集中区域,名副其实的CBD。

站在惠城区三环北路海伦堡二期18楼的南面阳台上,程伊端眼前是一片高楼,三环路车来车往。这是惠州的新城区,成为惠州年轻人买房的热门片区之一。而她父母居住的桥西水门路,早已淹没在不断崛起的楼宇之中,如今成了老城区。

“记得苏轼在惠州写过一首诗,前两句是这么说的:‘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我把这两句改了下,常念给我儿子听,‘十年前桥西,临街水门路;如今家江北,回首三环路。’”说起惠州城市拓展,程伊端这样形容。

城市的发展,直观的印象就如程伊端所言,在不断“长大”。30年来,惠州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变,可以用几组数字证明。惠州市统计局数字显示:1987年,惠州常住人口214.90万人,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7.50万,30年来增长了一倍多。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数字显示:至2017年末,惠州市区建成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是1987年前的23倍;市区规划面积由30年前的123平方公里,扩大到如今的2672平方公里。

在惠州官方字眼中,没有一环、二环的说法,民间认为的惠州一环,主要是以桥西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等道路围蔽的区域,而二环的道路则由下角南路、鳄湖路、鹅岭西路、麦地路等组成。这是惠州城市化的雏形区域。

据《惠州市志》记载,1987年前,惠州城市临西湖发展,市区建成区面积只有13平方公里。1988年设地级市后,惠州编制了两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是1989至2005年版,市区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规划以江北新区开发为节点,开启了惠州城市建设跨越东江向北扩展的时代。在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惠州城市建设实现沿“一湖两江四岸”(西湖、东江和西枝江)发展。

2003年,国务院批准惠州行政区划调整,将临海的惠阳市撤市设区,惠州市编制了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并于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市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672平方公里,使惠州城市建设从“临湖沿江城市”进入“沿江临海城市”发展阶段。根据惠州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确定了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一市三组团”的空间结构。

“全域统筹”理念的提出,让惠州进一步完善“一市三组团”的城市空间主体架构,明确“一市六组团”的城镇发展格局,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潼湖三个组团构成全市核心区,惠东、博罗、龙门三个县城组团定位为市域次中心城市,推动三个县城扩容提质,逐步形成“一市六组团、多节点”网络型城镇化骨架。

在城市核心区里,有着惠州两大战略平台:环大亚湾新区与潼湖生态智慧区,这是惠州“沿江向海”发展战略的支点,也是惠州“驱动创新”发展战略的重点,更是惠州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着力点。目前,惠州正在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充分发挥惠州集铁路、海港和空港一体的区域交通优势,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中心城市和 “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战略目标,规划引领城市从临湖、沿江向滨海城市发展。

相信,在崛起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中,惠州必将扮演重要角色。惠州,正阔步走向一个世界级的未来。《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