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菜扣肉肥而不腻,深受惠州百姓喜爱。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5
梅菜扣肉是惠州家喻户晓的传统菜肴,与东江盐焗鸡、东江酿豆腐并称为“惠州三件宝”。精选梅菜芯,上好五花肉,要经过煮、炸、焖、蒸等工序,原汤勾芡,肉烂味香,肥而不腻,咸中略带甜味。据说这道菜是苏东坡谪居惠州时,教当地厨师仿照杭州东坡肉的做法,配上当地特产梅菜创造出来的。
材料
五花肉、梅菜、葱白、姜片、油、老抽、生抽、蒜、盐
制作
首先将梅菜洗净,五花肉洗净入锅加水和葱姜片,煮30分钟,用筷子插一下,可以插入即可。捞出趁热浇上老抽,沾匀,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后加葱、姜等调料炒片刻,再下汤用小火焖烂,五花肉盛入碗里,上铺梅菜段,倒入原汤蒸透。成菜后,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点评
资深营养师徐小敏认为,梅菜扣肉是客家菜,风味独特,五花肉的香味渗透腌制过的菜干,菜干的清香渗透五花肉又解油腻。含比较高的脂肪和盐,平时可偶尔吃一吃,肥胖、三高、脾胃虚弱人群少量食用。
民俗学者、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原理事林慧文认为,梅菜扣肉,意同东坡肉,皆因东坡肉而来。东坡寓惠,以独特的方式推出一种美食,以煎、炸、蒸将大块五花肉做成块件。梅菜扣肉便是取惠州特产梅菜为菜底,将整块切件的东坡肉扣盖于梅菜之上,故又称为“东坡扣肉”;又因梅菜吸油,东坡肉因梅菜去腻,形成了两种食物的绝配,相得益彰。
客家年夜饭 大多都有它
现代人很少吃肥肉,但在惠州,若你见到一盘颜色酱红油亮,汤汁黏稠鲜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的东坡梅菜扣肉时,会将自己制定的不吃肥肉的誓言抛于脑后,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完全停不下来。
梅菜扣肉的传奇除了美味之外,还与一段传说有关系。相传在北宋年间,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位名厨到杭州西湖学厨艺,两位厨师学习“东坡扣肉”的制作。学成返惠后,因地制宜,取材本地特产梅菜加以改良,制成“东坡梅菜扣肉”。这道菜的搭配可谓绝配,梅菜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食之软烂醇香,深受惠州广大市民的欢迎,一时,成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
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有一个惠州菜传承工作室,学生们在这里可以学到各种东江菜肴、小吃的制作技艺,了解东江菜的传统文化。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烹饪教师高翔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和教学经历。他介绍,要做出既爽口又不油腻的梅菜扣肉,选料一定要讲究。“要选择肥瘦相间且均匀的五花肉,切成大概十五公分长,八公分宽,之后入锅焯水,加入料酒、香葱去腥,煮到8成熟捞起,用酱油腌制。”高翔介绍,在腌制时如单用老抽颜色过深,用生抽颜色又上不去,因此建议两种酱油调和起来。腌制的五花肉经油炸制出来后,颜色较红亮。
惠州自古产梅菜,民间用梅菜经晾晒、精选、漂盐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长时间作为朝廷的贡品,又称作“贡菜”,具有不燥不湿不寒不热的特性。有古诗描述称,“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惠州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梅菜之乡”的称号。
高翔介绍,梅菜扣肉选用的梅菜也大有讲究。“梅菜挑选要选择色泽金黄,加工前要稍微浸泡下,把盐分稍微去掉,然后切碎入锅翻炒,香气立刻弥散开来。高翔介绍,在炒制梅菜的时候要把梅菜水分炒干,炒干起香,再下一些切好的五花肉,再入锅和梅菜翻炒,之后再入客家黄酒,既起到起香,又起到去腥的作用,之后加入少许的食盐、生抽和老抽,增添一点耗油的鲜甜加水焖煮,随后装盘便可。
也正因为惠州梅菜的肥而不腻,深受惠州百姓喜爱,因此在惠州很多家庭都会制作梅菜扣肉,更成为很多家庭的年夜饭桌上的主角之一。市民林丽说,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梅菜扣肉不只是一道普普通通的菜,而是市民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