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多银行加入战阵,购基甚至“0费率”。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1折就可买基金。”近期,为了抢占市场,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基金申购费率打折行列,1折买基金甚至低至“0费率”,让投资者实实在在享了一把实惠。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工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降低基金代销费率。
业内人士表示,见识了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的强大吸金能力,基金传统销售渠道效仿互联网销售平台,纷纷调整方向,意在提升基金保有量。与此同时,银行渠道变相提高了基金准入门槛,也在倒逼公募行业改变销售策略。
多家银行基金申购费低至1折
近日,华夏银行公告称,调整华夏银行代销的指定公募基金申购及定期定额申购手续费率,适用客户范围包括通过华夏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网点柜台申购及定投指定公募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活动截止日期为2023年11月17日。
具体来看,华夏银行代销了近70家基金公司的超1100只基金。投资者此前通过华夏银行网银、手机银行进行申购或定投时,有4至8折的优惠,在银行网点申购或定投则一直没有折扣。此次调整后,华夏银行在网银、手机银行、银行网点等渠道将基金的定投和申购费率降为1折。
无独有偶,兴业银行也发布公告,投资者通过兴业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交易渠道申购及定时定额申购指定基金的个人投资者,申购费率可享受1折优惠,活动截止日期为2022年3月31日。
记者在该行公布的清单中看到,此次参与1折费率优惠活动的基金,共有355只。涉及易方达、博时、南方、富国、中欧、华安、汇添富等20多家基金公司。参与活动的基金产品,不乏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混合(LOF)、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等明星基金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等均加入了代销基金申购降费行列。如今年7月,招商银行宣布,将超过千只代销的权益基金申购费率降至1折,并加大前端不收费的C类份额基金布局。平安银行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3000只A类份额基金申购费率降至1折,线上将全面主推C类基金份额,近1600只基金实现“零”申购费。另外,建设银行手机银行APP也显示,大部分权益类基金产品购买费率均有1折优惠,工商银行则对多数债基推出1折优惠,权益类多为8折优惠。
记者对比发现,经过调降后,部分银行的基金申购费率由之前的1.2%-1.5%降至0.12%-0.15%,基本和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平台持平。此外,有银行已经“内卷”到申购“0费率”,比如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其APP平台在售的绝大部分基金已免收申购费。
竞争加剧银行加强买方服务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购买基金有4大渠道:证券公司、银行、第三方平台、基金官网,各自渠道的申购费用大有不同,优惠力度也各有不同,普通投资者不仅要甄别平台的安全性,还要考虑节省购买成本等前提。据统计,不同渠道购买10万元基金的申购费用最高相差1000多元。
据了解,基金代销费率收入,是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平安银行为例,2021年1-9月,该行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不含代理个人贵金属业务)64.40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代理基金收入32.36亿元,占据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的半壁江山。
那么,为何各家银行纷纷降低基金申购费率?“近几年,互联网第三方代销基金平台迅速崛起,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坑’的年轻人。”我市一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银行通过调降基金申购费用,以低费率优势吸引和留存客户,巩固自己在代销渠道中的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此番银行业代销基金“促销”不断,并且基金申购费率降费大军愈加壮大,无疑提升了银行在基金代销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未来,代销基金申购费降低或成常态。
还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降低申购费率不仅是为了吸引更多客户,重点还是用财富管理专业化的服务增加客户黏度,同时,银行还可因此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做到“薄利多销”。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银行打折基金的类型相对较多,其中不乏FOF基金、LOF基金等创新性产品。如兴业银行此次参与申购费率打折的355款基金产品中,有16只LOF基金、7只FOF基金。有业内人士指出,FOF基金、LOF基金可以通过场内交易增加流动性,因此降低这类基金费率,可以让银行的用户量和交易量快速放大。
除了降低费率,银行也在努力业务转型,不仅仅作为卖基金的渠道,还加强了买方服务。平安银行在今年6月联合多家基金打造“银基开放平台”,为客户提供“银行+基金”联合的专业服务。今年7月,招商银行发布“财富开放平台”,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向数字化转型。
基金代销市场竞争利好投资者
央行此前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其中,选择“基金信托产品”的居民占比位列第二,为26.5%。
在规模上,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国内公募基金数量达8674只,公募基金总规模达20.6万亿元,基金份额24.02万亿份,基金规模与基金份额相比上季度末均有所上涨。可见,基金已经成为居民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各家银行纷纷降低基金申购费率,正是针对这一市场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措施之一。
有银行人士表示,基金代销机构的竞争无疑能给投资者带来利好。一是基金费率优惠,消费者购买成本更低;二是消费者可选择的渠道更多、品类更丰富,信息来源更广泛;三是能享受的全流程服务更优质。
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基民”了解到,随着各家银行纷纷调降基金申购费率,的确有不少人开始转换投资跑道,其中转换原因除了费率优惠外,最主要是“投资顾问服务”这一因素。
“最开始是在支付宝平台买的基金,毕竟费率低。”市民许女士告诉记者,后来了解到银行的申购费率也降了,和支付宝比差不多,就开始有意识地通过银行渠道投资新基金。“在银行买基金可以咨询理财经理,他们会给出专业的建议,比我自己盲目投资的回报率高多了。”
不难发现,为了能吸引和留存投资者,越来越多的银行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从“卖方服务”向“买方服务”转变。其中,具有投研能力和基础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或平台,更具竞争力。
“基金投资需要一定的专业性。而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在投顾服务等方面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比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更有优势一些。”上述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银行调降了基金申购费率,其优势也得到进一步扩大。
基金投资省钱小技巧
对于投资者来说,能有更多更便捷的买基渠道且费率降低,自然是喜大普奔的。那么,除了买基省费率之外,在基金投资过程中还有哪些省费用的小技巧呢?
这四点千万要记牢:
1、基金转换,业内人士早已算好一笔账,基金转换比“赎回再买入”不仅更节省时间,有些情况下还能更节省费用,毕竟赎回再买入需要支付赎回费和申购费,而转换很多情况下都是单边收入,只需要支付赎回费或申购费;
2、红利再投资,使用红利再投资是将这部分钱再变成基金份额持有,这种方式获得的基金份额不需要缴纳手续费;如果选择现金分红,那想将这笔钱再买这只基金就需要再付一笔申购费用;
3、合理选择A类或C类,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同一只基金的这两种类型的资金投向是一样,A类前端收费,收申购费不收销售服务费,C类中端收费,即每天收取一定比例的销售服务费不收申购费,如果投资者打算长期(三年以上)持有基金,那A类更划算;
4、一般基金持有时间在7天以内收取1.5%的赎回费用,持有时长越长赎回费用越低。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刘乙端
本版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