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勇周念夫妻一起包扎鲜花。
一大早,郑勇、周念夫妻就在自家的鲜花绿植店忙活开了。郑勇给店里的绿植浇水养护,周念则收拾当天进的各种鲜花。十年前,两人几乎两手空空来到惠州,白手起家,夫妻同心开创鲜花绿植事业。十年时间里,夫妻两人勤劳节俭,以诚信待人,努力拼搏经营事业,赢得了不少客户的认可和口碑。如今,他们在惠州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一家人在美丽的惠州定居,扎下了根。
夫妻俩各有强项
默契经营鲜花店
郑勇夫妻俩的鲜花绿植店位于市区江北水北新村一期,有一个美丽的店名:四季彩虹花卉。档口最前面常年摆放着玫瑰、百合、满天星等鲜花。眼下临近过年,紫色、红色、黄色等各色蝴蝶兰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里主要是周念干活的地方,收拾、包扎鲜花等等,都是周念的强项。
档口里则摆满了园艺植物,发财树、金钱树、绿萝等大大小小的植物,郁郁葱葱,像是一个微型的小森林。什么时候该浇水?浇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修剪?……植物园艺养护更多是郑勇干的活。
在这家鲜花店里,夫妻两人各有各的强项,工作中会有分工,但更多的时候是夫妻协力合作。“比如上货、送货的时候,要搬搬抬抬植物,都是两个人一起干。”周念说,一些大的植物很重,需要两个人一起搬动。节假日鲜花或花篮订货量增多,郑勇也会化身花艺师,一起包扎鲜花。很多时候,两人就像是并肩战斗的战友,靠着长久磨合下来的默契,合力经营着鲜花绿植事业。
双双辞职来到惠州
选择创业扎下脚跟
记者了解到,郑勇、周念老家在湖北省石首市。2009年,夫妻俩都双双辞职来到了惠州。
当时,两人的亲戚在惠州帮人经营一家花木场,再三邀请夫妻俩过来帮忙经营。思虑再三,两人鼓足勇气,辞掉了老家的工作,来到了惠州。
原本,周念在老家的一家大型化工企业从事技术工作,没有想到,来到惠州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上门催款。周念说,从坐办公室到上门催款,角色跨度有些大,但她当时也没多想,硬着头皮就上了。“当时,我们俩心里都有落差。但是最后还是选择面对现实,在花木场努力干活,不断学习,希望能把花木场打理好。”
在花木场干了近两年,夫妻俩决定辞职自己创业。“主要是经营理念不合。”周念说,在工作过程中,夫妻俩和亲戚的经营理念总是有分歧,干活时使不上力,很累。两人觉得继续这样下去,对大家都不好,最终决定自己创业。
做决定后,夫妻俩在市区江北三新村找了一个店面,开起了花木场,主要卖园艺植物。创业维艰,两人每天起早贪黑,每到节假日更是忙得昏天暗地。“每到春节前我们都要去广州进货,有时遇上堵车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最长的一次甚至超过10个小时。”还有一次,他们接到一单很大的业务,为惠州一家大型家居CBD做开业花牌、花篮等。“有400多个花牌,每个花牌还要放到不同的商家门口。”周念说,当时,他们请了好几个人制作花牌,连续干了36小时,才终于把活干好了。那段时间,两人好几次都想放弃不做了,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经营实在以诚待人
十年闯出一片天地
经营中,夫妻两人始终坚持以诚信待人。“客户上门来,我们都是如实介绍的。”两人并不会因为着急推销生意,就说一些不实的话。“很多客人买花买植物都希望好养活,我们不会为了把植物卖出去,就骗客户说很好养。”郑勇说,真正想养好植物,是要花心思花精力的。此外,一些植物看起来比较相近,不懂植物的人也难以分别。有的时候客人要的植物没有,他们也不会找相似的代替。
以诚待人用心做人,渐渐地,他们的拼搏努力得到了客户甚至是同行的认可,生意越来越好。“有一个同行,他做不了的单都转给我们做,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客户。”周念说,自己孩子的老师和同学家长也介绍了不少单。“非常感恩他们的支持!”
靠着一间鲜花植物店,夫妻俩在惠州从无到有,创下了一番事业,在惠州经营出越来越好的生活。未来,两人还将把这份事业做下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方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