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刘克宁受邀参展名家书画展

2021年12月23日东江时报书画苑
字号:T|T
    刘克宁近照。

刘克宁近照。

    苏东坡东山饲鹅图。

苏东坡东山饲鹅图。

    东坡溪山会友图。

东坡溪山会友图。

    苏东坡食荔图。

苏东坡食荔图。

    鹊上梅梢。

鹊上梅梢。

    东坡放鹤图。

东坡放鹤图。

    青城山居图。

青城山居图。

刘克宁简介

笔名阿宁、大宁,江苏徐州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笔重彩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紫光阁画院一级画家,北京中国画创作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委员会艺术顾问,扬州八怪书画院名誉院长,惠州报业传媒集旗下惠州国画院高级艺术顾问。

刘克宁的艺术以国画人物为主,兼工山水、花鸟、书法和诗文。幼年时期,他受父亲传统文化教育和诗、书、画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底蕴。青少年时期,即有作品发表于报刊。从事国画创作以来,转汝多师、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2005年获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优秀人民艺术家”奖。其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展,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及文化和旅游部大型画展的“金、银、铜”奖。曾主持创作了北京历史文化工程、大型中国画巨幅长卷212米《古运回望图》及48米《潞河盛漕图》;同时主创了188米《京门九衢图》。

12月18日,江山如此多娇——2021名家书画邀请展在山东青州艺术小镇开展。此次展览主办单位为山东省画廊协会,承办单位为一品画社。当代著名画家刘克宁受邀携作品参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书画邀请展举办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中国文化内涵,融合中国精神,反映当代生活,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通过全国名家个性鲜明、笔墨讲究、构图别致的精品佳作,展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之美,展现了当代书画名家现阶段的学术成果和创作水平,增进了艺术交流与沟通,促进了文化艺术融合与发展。

据了解,刘克宁被惠州报业传媒集旗下惠州国画院聘为高级艺术顾问。1991年前后,刘克宁从新疆来到惠州,为飞鹅岭公园题了“飞鹅岭”三个字,从此与惠州开始结下深厚的缘分。如今,他与惠州结缘已有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在惠州小住写生创作,他曾说,自己算是半个惠州人。在刘克宁眼里,惠州山川秀丽,风光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惠州人的胸怀也很豁达,这个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底蕴以及发展状态都深深吸引了他。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寓居惠州两年零七个月,为惠州增添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惠州居住期间,刘克宁了解了许多苏东坡在惠州的生活经历以及留下来的佳话,深有感触。2015年,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在惠州举行,刘克宁受邀为东坡文化节组织一个东坡题材中国画展。为此,他创作了140多幅东坡文化中国画作品。

2015年年底,《问墨苏东坡·刘克宁画展》在惠州博物馆举行,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此后,刘克宁的《问墨苏东坡》又到江苏南京、徐州等地全国巡展,给当地市民带去文化艺术盛宴的同时,也为东坡精神的传播和弘扬文化正能量作出了贡献。

除了以东坡文化为主要创作题材,在惠州期间,刘克宁还将目光放在岭南风情和客家文化上,创作了一大批作品,如《岭南牧歌》《柏塘客家饲鸡图》《归牧岭南图》《赤岸蚝场人物写生》等,表达了他对岭南风情和文化的热爱。

在绘画创作上,他从传统入手,坚持写生,结合现代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个好的画家,应该给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留点东西。”他这么认为。

名家点评

文之大德,与天地共存,书画之艺,以其藻绘炳蔚,更金声玉振,滋润社会生活。故,书画作品创作,绝非附庸风雅、笔墨游戏,亦不可赖以沽名钓誉、攫享铜臭。坚持文化自信,弘扬民族艺术旨深意崇,善莫大焉。当代著名画家刘克宁,数十年砚耕笔耘不辍,他以中华辩证哲学美学思想为航标,以传统为经、时代为纬的艺术坐标为罗盘,以具古开今、墨沉翻新为动力,艺海奋楫,踏浪前行,多有建树。是一位学养丰厚、画路宽阔、创作繁复,赋于艺术理性追求和勇于社会责任担当的艺途跋涉者、开拓者和丰收者。

读其作品,观其行止,喟其探索,可圈可点,旌其四则。

一是阐释国画本义。国画,即中国画。刘克宁是以对国画的尊崇和敬畏统领自己的创作实践,楮表腕底,蕴含着民族经典血脉,虔诚于传递民族艺术薪火,志在延续丰富中国画艺术谱系。刘克宁的创作,坚持师法传统,能够思接千载、熔铸百家、“六法”备赅。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无论是即席应景的尺牍小品,还是思精体丕的鸿篇巨制,都充满着先贤经典。是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整体把握和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理性思索,遵法而入,破法而出,在民族艺术谱系上,找准自己绘画艺术的立足点、生长点、突破点。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较好地展现中国画深邃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经典义项,彰显国画艺术的民族性、艺术性、学术性、观赏性。

二是演绎写意精神。写意,国画独有,西画所无。刘克宁在《中国绘画文化元素简说》中特别强调“除了有优美的形象刻画和章法和笔墨处理外,画面的整体意境和意味的追求,那将是一幅作品的优劣最主要的证据”“意味、意象、意境的表达和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文化境界的体现,是一种审美层面高低的说明”。基于此,他在创作中注重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及审美理想,而不是写实性再现客观物象。在造型上,他采用以物观物、以神造型,反映具象的本质典型气质,使国画特殊的艺术手段和语言在绘物造像、抒情达意中得心应手,水到渠成,达到“言不在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立形象”,超然象外,得其环中。

三是营造水墨气象。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刘克宁作画,强调国画应与姊妹艺术乃至西画在比较中存在,在鉴别中发展。他的作品让人们领会到水墨之于国画的要义和作用,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之中,它是特殊的绘画材料、是特别的艺术语汇、是特要的表现手段、是特秀的个人风格,对水、墨在绘画中的功能作出深度解读。

四是挥发功利理念。文以载道,艺以播德。艺术属于上层建筑,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生以来即具有明劝诫、著升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效。刘克宁虽然是体制外专业画家,却不是首先追求物质生活利益,艺术作品不以博取审美愉悦为唯一,更不以绘画为画家余事。他著意把形象思维,引入社会生活,寓教于艺,强调国画创作的社会功利性。事实证明,人品决定画品。从艺以来,刘克宁创作大量德艺双馨的作品,他把绘画视同自己的艺术生命,艺术的本色和从艺的意义就在于此。

——著名学者,评论家李明河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方莲花

本版图片 本报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