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功武古村 感受客家韵味

2022年02月17日东江时报惠影像
字号:T|T
    在竹林里穿行,仿若身处世外桃源。

在竹林里穿行,仿若身处世外桃源。

    当地人现制的腐竹。

当地人现制的腐竹。

    五宅第设计上注重防御性,是具有广府特色的客家围村。

五宅第设计上注重防御性,是具有广府特色的客家围村。

    功武村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地区。

功武村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地区。

    增江旁的竹林是白鹭的栖息地。

增江旁的竹林是白鹭的栖息地。

    本地出产的山货药材和竹工艺品,深受游客欢迎。

本地出产的山货药材和竹工艺品,深受游客欢迎。

    功武村位于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背依后龙山,面朝增江水。

功武村位于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背依后龙山,面朝增江水。

春光正好,与友同游。春暖花开时,到功武村去访古问今,探访静静伫立数百年,默默讲述客家故事的古建筑群。

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背依后龙山,面朝增江水,一条主街贯穿古村。山、水、古街组成功武村的主体格局,主要建筑五宅第、古码头、正街等保存完好。

游客参观功武村,可在香溪堡景区购买门票,乘坐极具特色的竹排,沿增江顺流直下,几十分钟的船程,两岸秀丽的田园风光让人沉醉。竹船抵达古码头便到了功武村,青砖铺成的正街上,两侧商户临街叫卖。村民们拿出了本地出产的山货药材和竹工艺品,深受游客欢迎,在街铺里小憩之时,游客们还可以享用现制的腐竹和豆腐花。

五宅第位于正街中部南侧,是功武村现存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群。这里自古为廖家族人居住之地,设计上注重防御性,是具有广府特色的客家围村。五宅第整体格局保存完好,两侧的民居联排布置,呈“梳式”布局。四周筑起高大的围墙,四个转角还建有望楼,可眺望外围情况,主碉楼高四层,墙体厚实,开窗很小,围墙高大、坚固,足以保护内部居民。

据记载,功武村的村史已有六百多年。功武村的始迁祖为廖剩甫,古村里最早的祠堂——廖氏宗祠就是廖剩甫和其后人修建,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廖姓族人迁至此地传世已有30多代。功武村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地区,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在此交融。2002年7月,功武村古建筑群经省文物专家考察评审,被定为广东省第4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