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不同 养生保健有宜忌

市第一人民医院药膳中心专家为您支招

2022年05月12日东江时报养生经
字号:T|T
    春夏之际,应适当加强户外运动。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春夏之际,应适当加强户外运动。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春夏相交时刻,气候变化多端,容易出现病兆。近日,记者采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药膳中心主任陈文滨。陈文滨认为,2022为壬寅年,中医认为肝在五行中属木,喜条达,通于春气,而从五运六气来看,2022年属木运太过,易导致肝风内动,或肝失疏泄。因此,近期有不少因肢颤、头晕,或胸胁满闷、烦躁难眠等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而夏日的来临,意味着气温的不断攀升,自然界的阳气充盛,又容易出现多种火热类疾病,如咽痛、鼻血、口腔溃疡等。

那么,在这春夏相交之时,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养生?陈文滨为市民支招。

辨识体质 对症养生

陈文滨表示,无论什么时候养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质。陈文滨说,由于人的体质有虚、实之分,因此即使是耳熟能详的日常养生措施,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来说,也有宜忌之别,不恰当的养生方式,甚至可能让市民与健康背道而驰。因此,充分了解自己的体质尤为重要,他建议市民通过专业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除此之外,有些医院有先进的经络体质检测仪、红外热成像仪等,也能够精确甄别体质类型。

“明确自己的体质类型后,就可以根据不同体质,采取针对性的养生方式。”陈文滨建议,气郁、血瘀体质的市,春夏交际之时尤其需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加强户外运动,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狭窄的空间内,以使气血通达全身。

痰湿、湿热体质的人群,除了需要更多的户外活动,还应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中医认为“木克土”,肝木太过,常易横犯脾土,影响脾胃对水湿的运化功能,不利于祛湿养胃。因此,“七分饱”与少食甜腻冰冻食品显得尤为重要。

对气虚、阳虚体质者而言,在夏季来临之时,要顺应“春生夏长”的自然规律,尽可能在屋外进行一些舒展类活动。所谓“冬病夏治”,如果存在虚寒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反复腹泻、慢性颈腰膝痛等,不妨趁机借助自然界的阳气,通过温经散寒的方式进行治疗,除了服药外,还可选择如蜂疗、穴位贴敷、中药泡脚或洗浴等外治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阴虚体质的市民,在这个时节尤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减少曝晒时间。”陈文滨表示,这类市民还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尽量少吃辛辣温燥类食物,以防耗伤阴液。

基础疾病 特别留意

针对一些有基础病的市民,陈文滨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由于随着气温上升,空调的使用渐渐频繁,屋内外冷热交替,长时间坐在空调房内,容易导致风寒侵袭,或引发感冒,或使颈肩受寒而落枕。因此,容易出现反复感冒或落枕的市民,应注意控制空调的温度、避免直吹,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平素多汗者可配合药膳食疗养生。

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偏高的同时,还伴有眩晕、耳鸣、面赤等症状。中医认为这种属于“肝阳上亢”,严重者可能会诱发脑血管意外。陈文滨建议,往常出现上述症状的高血压人群,在春夏相交之际,应注意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养生保健方式。

“中医认为,长期罹患糖尿病的人群以气阴两虚多见,除了口干多饮外,还常受失眠多梦、形体消瘦等困扰。”陈文滨建议,这类人群在春夏相交之际,除了管理好血糖,还要特别重视养生保健,可以选用养阴生津类药膳进行食疗。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该类患者多以反复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久咳耗伤肺肾之阴,在春夏交际之时,容易出现咳喘加重、痰多色黄等症状。因此需要留意避暑湿,少食肥腻生冷,选用健脾补肾、祛痰化浊的药膳。

“其他如反复便秘或腹泻、口腔溃疡、鼻出血、痛风、慢性胃炎等常见疾病,都可能因春夏交际的气候特征与生活、饮食习惯而出现症状加重。”陈文滨说,这类患者尤需注意这一时期的养生保健,出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药膳食疗 先调脾胃

陈文滨说,在顺应时节的基础上,根据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日常起居调摄配合药膳食疗,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在春夏交际之时养精蓄锐。

不过,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认为:“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陈文滨介绍,有些市民确属气阴不足,但食用养阴生津类的药膳后,反而出现喉中痰多、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症状,这多半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补益药不能被身体转化吸收,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反而成为痰湿浊邪,引发诸多症状。且岭南地卑土薄,春夏交际之时,气温的上升促使土中水气蒸腾,使自然界的湿气愈重,与肝木共同影响脾胃运化。因此,在药膳食疗之前,先调理好脾胃功能,才能避免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相关链接

推荐两款食疗汤茶

苓玉五爪龙汤

材料:五指毛桃30克、山药20克、玉竹20克、生姜3片、红枣2个,瘦肉150克。

做法:将药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再煮50分钟,再加入洗净切好的瘦肉,肉熟即可熄火,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后饮用。

功效:益肺养阴、健脾化湿,适合春夏交际之时一般人群服食。特别适用于脾肺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服用。

玫菊养肝茶

材料:玫瑰花5克、菊花3克、百合20克,陈皮3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理气、活血、清热、养血,适合春夏交际之时,具有疏肝解郁、安神助眠、抗抑郁的功效,特别适用于气郁、血瘀体质的人群。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方莲花

通讯员王运广 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