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颖喆:艺术无止境 人生不设限

2022年06月02日东江时报达人秀
字号:T|T
    傅颖喆教学生蜡染。

傅颖喆教学生蜡染。

    泗洲塔月夜。

泗洲塔月夜。

有人说斜杠青年是当代的人文缩影,都说专一事终一生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中医本科毕业生傅颖喆却在中医的整体观和艺术的洋洋大观里自由徜徉。作为惠城区美术协会副会长,傅颖喆的艺术世界完美诠释了什么是水火相济:她创新的高温釉陶瓷画,须要火的高温淬炼;她传承并创新的蜡染艺术,离不开水的力量。两者在她的手中展现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获多方赞誉。而她从不对自己的艺术世界设限,国画、油画、陶瓷,陶塑,钢笔画、剪纸、朗读……一路上不断解锁更多的艺术领域。

小小工作室的艺术空间

傅颖喆的工作室位于西湖边,滋养着艺术的源泉。

傅颖喆的作品种类繁杂,有高温釉陶瓷画,有钢笔画作品,有蜡染作品,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空间。书房的一整面墙都是傅颖喆的高温釉陶瓷画作品。远观是油画,近看却是代表着中国国粹的陶瓷。作品打破了传统陶瓷的传统题材与表现手法,将视觉的单一性变换为中医的望触叩听,观者可以从窑变的丰富里品读色彩的酣畅,忍不住伸手触摸那立体凹凸的肌理感,悄悄敲敲,听陶瓷的回声,听千年不变的坚持。其中有一幅江南荔枝高温釉陶瓷画,一棵棵“荔枝”呼之欲出,而经过窑变,有几颗“荔枝”仿佛被剥了一半的壳,流香沁人心脾的视觉感受让作品过目难忘。

走廊上因为放不下而临时堆放着一幅幅蜡染作品。和平时常见的手工艺蜡染作品不同,傅颖喆的蜡染作品超越了生活题材,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艺术特质,如《西湖春暖》等蜡染作品,以木棉花和泗洲塔,映衬出江南惠州的繁茂苍翠,不但描绘出西湖的三月,更有夜色里的诗意。

不断解锁更多艺术领域

傅颖喆家是医学世家,爷爷傅敦伦曾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对肿瘤颇有研究。父亲傅正身继承父业,也是疑难杂症的研究者与攻克者。“我也曾是一名中医医生,和父亲母亲开了十七年的门诊。”

然而,始终有一种牵引带着傅颖喆走向艺术。最终,她做了“医学逃兵”,投身于艺术海洋。

“我不会以某个领域来定义自己,也不会给自己贴标签。”傅颖喆的艺术脚步从来没有停下来,一步步解锁钢笔画、高温釉陶瓷、蜡染,通草画等更多艺术领域。

传统高温釉陶瓷画是平面的,颜色也比较限定,而傅颖喆的陶瓷画色彩绚烂多变,立体层次分明,呈现出独特的油画风格。她对陶瓷画的传承和创新,受到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一致肯定,作品也被《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过。陶瓷作品《万物生系列·吉时》获得了2016年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银奖。《触摸——时光系列》获得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奖。陶瓷油画在第十三届中国馆(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出展时,被誉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最美陶瓷墙”。

对于高温釉陶瓷画的创作,傅颖喆摸索出了一条独特之路,并且研究出更多色彩窑变的“秘诀”。傅颖喆说,陶瓷画的颜色来自于釉料,为了在陶瓷画中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就要对不同的釉料进行研究、试验。一步步试验后,傅颖喆终于掌握了一套釉料色彩秘诀,让釉料在自己的手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陶瓷画因而有更多的艺术呈现。与此同时,她突破传统的平图法,采用油画的艺术手法,赋予了陶瓷画厚重、立体、光影层次变化分明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2018年年底,傅颖喆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年度蜡染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研修班非遗传承人培训。而后,她得到中国科学院大学蜡染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唯一专家工作室蜡染大师刘子龙大师的亲自传授。刘子龙打破蜡染的局限性,独创了彩色蜡染工艺方法,使作品色彩富丽个性鲜明。深入地学习之后,蜡染艺术在傅颖喆手上呈现出独特又新颖的秘境。她用创新蜡染艺术表现山水和城市风景,其作品《西湖春景》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荣获铜奖;作品《秘境》在第二届现代蜡染艺术大赛评选中荣获绘画类三等奖。作品《贵州,神仙居住的地方》被贵州民族大学收藏。

惠州风景与文化 成创作灵感源泉

傅颖喆1993年调入惠州,从此在惠州安家。20多年来,惠州风景和文化给了她无限的创作灵感。她时常用艺术表现眼中的惠州,比如用钢笔画表现惠州老城区,西湖枇杷桥、水东老街、花园横街、金带街等在她纸上散发老城韵味。看她的画,仿佛走进了惠州往日时光。

2019年,她在桥东大街小巷穿梭写生,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桥东系列”高温釉陶瓷画。该系列作品由9个瓷盘组成,表现了桥东古老建筑和街巷风光,展现了桥东浓厚的人文气息。此外,她根据惠州风景创作的中国画《鹅城春意》入选惠州中国画学会艺术展及陶瓷展。在西子网页惠城窗口,《惠州!你怎么这么好看》傅颖喆画惠州系列作品,让惠州人在艺术里感受生活,让生活进入艺术。

从绝对理性的医生到无限感性的艺术家,从国画到油画、钢笔画,再到陶瓷画、蜡染,傅颖喆从未对人生和艺术设限。她象是一块柔软可塑的高岭土,尽情的在艺术的沃土上渲染苏麻离青,让更多的人感受并深爱!

文/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方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