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利彬:做个快乐的写作者

2022年07月07日东江时报达人秀
字号:T|T
    江利彬主编的文选《刹那时光》。

江利彬主编的文选《刹那时光》。

    江利彬近照。

江利彬近照。

江利彬,笔名云梦悠,97后青年作家,自由撰稿人,写作导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散文诗学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近日,他主编的最新文选《刹那时光》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全国各地数百名写作者的作品,镌刻下文字的美好与人间的烂漫。这是他今年以来继《一路生花》《满天星辰》《回声》之后出版的第四本书。

多年来,江利彬一直笔耕不辍,坚定地行走在文学的路上。“我们都是普通而快乐的写作者,一同热爱着人生的每一段岁月时光。”江利彬说。

写作应回归本真

江利彬1997年出生于广东揭阳,自小喜欢阅读与写作,年少时即写出多篇散文与小说,发表在各大报刊上。后投身公益,暂停写作,全身心专注于扶贫济困,服务困难群体。直至大学毕业后,在父母和朋友的鼓励下,才重新回归文学创作。他的作品质朴纯真,构思精巧,且文笔细腻,语言犀利,擅长还原生活,传达真善美,极具艺术色彩,除获多个征文奖项外,还出版了个人散文集《背影》。

在即将问世的散文集《美人树下》一书中,江利彬将笔触深入一花一草间,以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来展开故事,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人世间的温暖与美好。江利彬认为,写作一定要回归本真,感知世间,种好一片心田,简单纯粹,不复杂。唯有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接地气,通人心,而读者也能通过故事获得更多的共情和共振。

开展文学公益讲座

江利彬曾为公益事业放弃了写作,从敬老院到福利院,从策划到谈赞助,从组织到总结……每一步都走出了真诚,每一步都走出了勇敢。他在采访中谈到,“投身公益的那些年,从来没有后悔过,那个时期虽然艰苦,但确实帮助了不少人,他们不仅成为我笔下生动形象的写作素材,还为我的人生留存下最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如今,江利彬仍行走在公益的道路上,他表示,“我仍记得父母的教导,要始终善良,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虽然现在很少有时间亲力亲为,但还是会伸出援助之手,换种方式来做公益,如捐出稿费或征文奖金,捐赠各类书籍或生活用品等。另外,我会在空闲时间,联合当地的志愿者协会,开设数场公益讲座,帮助孩子们了解文学,走近文学,收获新的知识。对我来说,这种公益的模式,是比较理想的,会一直坚持下去。”

面对流言无愧于心

由于年纪较轻,不论在文学圈,还是在公益圈,江利彬都显得有些稚嫩。正因为这份稚嫩,引来了许多纷纷扰扰的传闻。这些传闻里,有质疑,有轻蔑,也有嘲讽。

采访中,当记者涉及到这一敏感话题时,江利彬坦言,“人间依旧很美好,只不过美好里掺杂了一丝瑕疵,没必要为了所谓的瑕疵,去颠覆自己的生活。有关我的负面传闻没有停过,可我选择一笑而过,我认真地写作,愉快地讲课,结交新朋友,过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也很美好。”江利彬说,在刚接触公益和文学时,就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与行为,觉得他是在炫耀与作秀,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始终信任他、陪伴他,给了他乘风破浪的勇气与决心,让他能战胜那些不好的东西。“也请大家记住,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外面如何议论,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只要自己始终善良,那就足够了。要继续自己的生活,做最好最真实的自己。”

生活就要平凡简单

前不久,江利彬应多所学校的邀请,送文学进校园,足迹遍及惠州仲恺、博罗罗阳、福田,以及省内普宁、揭西等地,其课程生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与喜爱。

活动上,江利彬实打实传授写作技巧,与广大学生零距离互动,亲切且温和,仅用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收获满满,在他们的心中播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

当记者问江利彬对未来事业的规划时,他自信地笑着说:“我还是会继续讲课,站在心爱的讲台上,发光发热,温暖并影响孩子们。”

江利彬总结自己目前的状态时说,这些年来,公益与文学的经历,让他成长了起来,心态也趋于达观。“我会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散步、洗衣、做饭、写作、讲课、阅读、旅行、听音乐、跳舞、做志愿者……想要做的事都会放手去做,前提是合法。”说着他自己愉悦地笑了起来。

江利彬告诉记者,生活并不复杂,人也不应将其复杂,平凡简单才是真幸福。“我们要跟着心走,让心里的花常开、草常绿,快乐起来,奔跑起来。”

文/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宫晓磊